卷三 刪補名醫方論八卷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 六日, 寒熱往來, 胸脅苦滿, 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口苦耳聾, 脈弦數者, 此是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證,宜此湯以和解之.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 甘草 ( 炙 ) 三兩 生薑( 切 ) 三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 人參, 加栝蔞實. 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 , 栝蔞根. 若腹中痛, 去黃芩加芍藥. 若脅下痞硬, 去大棗加牡蠣.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黃芩加茯苓.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 參加桂枝, 溫覆取微似汗癒. 若咳者, 去人參, 大棗, 生薑, 加五味子, 乾薑.
【集註】程應旄曰: 方以小柴胡名者, 取配乎少陽之義也. 至於制方之旨及加減法, 則所云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氣因和盡之矣. 何則?少陽脈循肋, 在腹陽背陰兩岐間, 在表之邪欲入裡, 為裡氣所拒,故寒往而熱來. 表裡相拒而留於岐分, 故胸苦滿. 神識以拒而昏困,故嘿嘿. 木受邪則妨土, 故不欲食. 膽為陽木而居清道, 為邪所鬱,火無從泄, 逼炎心分, 故心煩. 清氣鬱而濁, 則成痰滯, 故喜嘔,嘔則木火兩舒, 故喜之也. 此則少陽定有之證, 其餘或之云者, 以少陽在人身為游部, 凡表裡經絡之罅, 皆能隨其虛而見之, 不定之邪也.據證俱是太陽經中所有者, 特以五, 六日上見, 故屬之少陽, 半表半裡兼而有之, 方是小柴胡證. 方中以柴胡疏木, 使半表之邪得從外宣, 黃芩清火, 使半裡之邪得從內徹. 半夏豁痰飲, 降裡氣之逆.人參補久虛, 助生發之氣. 甘草佐柴, 芩調和內外, 薑, 棗佐參, 夏通達營衛, 相須相濟, 使邪無內向而外解也. 至若煩而不嘔者, 火成燥實而逼胸, 故去人參, 半夏加栝蔞實也. 渴者, 燥已耗液而逼肺 ,故去半夏加栝蔞根也. 腹中痛, 木氣散入土中, 胃陽受困, 故去黃芩以安土, 加白芍以戢木也. 下痞硬者, 邪既留則木氣實, 故去大棗之甘而泥, 加牡蠣之鹹而軟也. 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水邪侵乎心矣,故去黃芩之苦而伐, 加茯苓之淡而滲也. 不渴身肌有微熱者, 半表之寒尚滯於肌, 故去人參加桂枝以解之也. 咳者, 半表之寒湊入於肺,故去參, 棗加五味子, 易生薑為乾薑以溫之; 雖肺寒不減黃芩, 恐乾薑助熱也. 總之, 邪在少陽, 是表寒裡熱, 兩鬱不得升之, 故小柴胡之治, 所謂升降浮沉則順之也.
大柴胡湯
治熱結在內, 心下急嘔不止, 鬱鬱微煩, 柴胡證仍在者, 與大柴胡湯下之.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 芍藥三兩 枳實四枚 大黃二兩 生薑五兩 大棗 ( 擘 ) 十二升, 右八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去滓再煎,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註】柴胡證在, 又復有裡, 故立少陽兩解法也. 以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者, 仍解其外以和其內也. 去參, 草者, 以裡不虛. 稍加大黃,以瀉結熱. 倍生薑者, 因嘔不止也. 斯方也, 柴胡得生薑之倍, 解半表之功捷, 枳, 芍得大黃之少, 攻半裡之效徐, 雖云下之, 亦下中之和劑也.
柴胡桂枝湯
傷寒六, 七日, 發熱微惡寒, 肢節煩疼微嘔, 心下支結, 此太陽少陽併病也, 柴胡桂枝湯主之.柴胡四兩 桂枝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 半夏 ( 洗 ) 二合半 黃芩一兩半 芍藥一兩半 大棗 ( 擘 ) 六枚 生薑 ( 切 ) 一兩半, , 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溫服.
【集註】柯琴曰: 仲景書中最重柴, 桂二方, 以桂枝解太陽肌表, 又可以調諸經之肌表; 小柴胡解少陽半表, 亦可以和三陽之半表. 故於六經病外, 獨有桂枝證, 柴胡證之稱, 見二方之任重不拘於經也. 如陽浮陰弱條, 是仲景自為桂枝證之注釋; 血弱氣虛條, 是仲景自為柴胡證之注釋. 桂枝有壞病, 柴胡亦有壞病, 桂枝有疑似證. 柴胡亦有疑似證. 病如桂枝證而實非, 若腳攣急與胸中痞硬者是已. 病如柴胡證而實非, 本渴而飲水嘔食穀嘔, 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是已. 此條為傷寒六七日, 正寒熱當退之時, 反見發熱惡寒諸表證, 更見心下支結諸裡證, 表裡不解, 法當表裡雙解之. 然惡寒微, 發熱亦微, 可知肢節煩疼, 則一身骨節不疼; 可知微嘔, 心下亦微結, 故謂之支結.表證雖不去而已輕, 裡證雖已見而未甚. 故取桂枝之半, 以散太陽未盡之邪; 取柴胡之半, 以解少陽微結之證. 口不渴, 身有微熱者, 法當去人參; 以六, 七日來, 邪雖未解, 而正已虛, 故仍用之. 外證雖在,而病機已見於裡, 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 為雙解兩陽之輕劑也.
黃芩湯
治太陽, 少陽合病, 自下利者.若嘔者, 加半夏, 生薑. 黃芩 甘草 芍藥各三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四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再服,夜一服. 嘔者, 加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
【集註】程應旄曰: 此之合病者, 頭痛, 胸滿口苦, 咽乾, 目眩, 或往來寒熱, 或脈大而弦, 半表之邪, 不待太陽傳遞而即合. 少陽裡氣失守, 所以下痢, 陽熱漸盛, 所以上嘔. 故用黃芩湯清熱益陰, 半裡清而半表自解矣. 柯琴曰: 太陽, 少陽合病, 是熱邪已入少陽之裡.膽火下攻於脾, 故自下痢, 上逆於胃, 故兼嘔也. 與黃芩湯, 酸苦相濟,調中以存陰也. 熱不在半表, 故不用柴胡, 今熱已入半裡, 故黃芩主之. 雖非胃實, 亦非胃虛, 故不須人參以補中. 兼嘔者, 故仍加半夏, 生薑, 以降逆也.
黃連湯
治傷寒胸中有熱, 胃中有邪氣, 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三兩 乾薑三兩 甘草三兩 人參二兩 桂枝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夜二服.
【集註】程應旄曰: 熱在胸中, 有煩躁鬱悶之證可知. 胃中反有邪氣,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 此證寒熱俱有, 較之大青龍之寒熱, 已向近裡一層, 故其證不見之表裡際, 而只見之上下際. 腹中痛者, 陰邪在胃而寒乃獨治於下也. 欲嘔吐者, 陽邪在胸, 而熱乃獨治於上也. 此為上下相格治法, 亦寒熱並施, 而辛寒易以苦寒, 辛熱加以苦熱, 更以人參, 半夏以補宣中氣, 升降陰陽. 自此條而互及瀉心諸湯, 皆其法也. 成無己曰: 濕家下後,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熱, 胸中有寒 ,是邪氣入裡而為下熱上寒也. 此傷寒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 喻昌曰 :陰陽悖逆, 皆當和解法.
黃連阿膠湯
治少陰病, 得之二, 三日以上, 心中煩不得臥.黃連四兩 黃芩一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 右五味,以水五升, 先煮三物, 取二升, 去滓, 納膠烊盡, 小冷, 納雞子黃,攪令相得, 溫服七合, 日三服.
【集註】柯琴曰: 此少陰病之瀉心湯也. 凡瀉心必藉連, 芩, 而導引有陰陽之別. 病在三陽, 胃中不和, 而心下痞硬者, 虛則加參, 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 病在少陽, 而心中煩不得臥者, 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 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矣. 用芩, 連以直折心火, 用阿膠以補腎陰, 雞子黃佐芩, 連於瀉心中補心血, 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中斂陰氣,斯則心腎交合, 水升火降. 是以扶陰瀉陽之方, 變而為滋陰和陽之劑也. 是則少陰之火, 各歸其部, 心中之煩不得臥可除矣. 經曰: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斯方之謂歟!
理中湯丸
治中氣不運, 腹中不實, 口失滋味, 病久不食, 臟腑不調, 與傷寒直中太陰, 自痢不渴, 寒多而嘔等證.人參三兩 白朮三兩 甘草三兩 乾薑三兩., 右四味, 搗篩為末,蜜丸如雞子黃大,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 研碎, 溫服之. 日三, 四枚,夜二枚; 腹中未熱, 益至三, 四丸. 然不及湯, 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若臍上築者, 腎氣動也, 去朮加桂四兩. 多吐者, 去朮加生薑三兩. 下多者, 還用朮.悸者, 加茯苓二兩. 渴欲得水者, 加朮, 足前成四兩半. 腹中痛者,加人參, 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 加乾薑, 足前成四兩半. 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服湯後如食頃, 飲熱粥一升許, 微自溫勿發衣被.
【集註】程應旄曰: 陽之動始於溫, 溫氣得而穀精運, 穀氣升而中氣贍,故名曰理中, 實以燮理之功, 予中焦之陽也. 若胃陽虛, 則中氣失宰, 膻中無發宣之用, 六腑無灑陳之功, 猶如釜薪失焰, 故下致清榖,上失滋味, 五臟凌奪, 諸證所由來也. 參, 朮, 炙草, 所以守中州,乾薑辛以溫中, 必假之以焰釜薪而騰陽氣, 是以穀入於陰, 長氣於陽, 上輸華蓋, 下攝州都, 五臟六腑, 皆以受氣, 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勝, 即當脾腎雙溫, 加以附子, 則命門益土母溫矣. 白朮補脾,得人參則壅氣, 故臍下動氣; 吐多腹滿者, 去朮也. 加桂以伐腎邪,加生薑以止嘔也. 加附子以消陰也. 下多者濕勝也 , 還用朮燥濕也. 渴欲飲水飲渴也, 加朮使飲化津生也. 心下悸停水也, 加茯苓導水也. 腹中痛倍人參, 虛痛也. 寒者加乾薑, 寒甚也.
乾薑附子湯
下後復發汗, 晝日煩躁不得眠, 夜而安靜, 不嘔不渴, 無表證, 脈沉微, 身無大熱者, 乾薑附子湯主之.乾薑一兩 附子 ( 去皮, 生用, 破八片 ) 一枚,, 右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 去滓, 頓服.
茯苓四逆湯
傷寒厥而心下悸, 發汗, 若下之, 病仍不解, 煩躁者, 茯苓四逆湯主之.茯苓六兩 人參一兩 甘草 ( 炙 ) 一兩 乾薑一兩 附子 ( 生用,破八片 ) 一枚. , 右五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七合,日三服.
【註】凡太陽病治不如法, 汗後復下, 或下後復汗, 誤而又誤, 變成壞病. 若其人陽盛而從熱化, 則轉屬三陽, 陽衰而從寒化, 則繫在三陰.此二湯所治之煩躁, 皆壞病也. 煩燥雖六經俱有, 而多見於太陽,少陰者, 太陽為真陰之標, 少陰為真陽之本也. 未經汗下而煩躁,多屬陽, 其脈實大, 其證渴熱, 是煩為陽盛, 躁為陰虛. 已經汗下而煩躁, 多屬陰, 其脈沉微, 其證汗厥, 是煩為陽虛, 躁為陰極也. 夫先下後汗, 於法為逆, 外無大熱, 內不渴嘔, 似乎陰陽自和, 而實妄汗亡陽, 所以虛陽擾亂於陽分, 故晝日煩躁不得眠, 盛陰偏安於陰分,故夜而安靜. 脈沉微, 是真陽將脫而煩躁也. 用乾薑, 附子壯陽以配陰. 薑, 附者, 陽中陽也, 生用則力更銳, 不加甘草則勢更猛, 是方比四逆為峻, 救其相離, 故當急也. 先汗後下, 於法雖順, 若病不解,厥悸仍然, 驟增晝夜煩躁, 似乎陰盛格陽, 而實腎上凌心, 皆因水不安其位, 挾陰邪而上乘, 是陽虛有水氣之煩躁也. 用茯苓君四逆,抑陰以伐水. 人參佐四逆, 生氣而益陽. 參, 苓君子也, 兼調以甘草,比四逆為緩, 陰陽不急, 故當緩也. 一去甘草, 一加參, 苓, 而緩急自別, 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附子湯
治少陰病, 身痛手足寒, 骨節痛, 口中和, 背惡寒,脈沉者.附子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二枚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 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日三服.
【註】少陰為寒水之臟, 故傷寒之重者多入少陰, 所以少陰一經最多死證. 方中君附子二枚者, 取其力之銳, 且以重其任也. 生用者, 一以壯少火之陽, 一以散中外之寒, 則惡寒自止, 身痛自除, 手足自溫矣; 所以固生氣之原, 令五臟六腑有本, 十二經脈有根, 脈自不沉,骨節可和矣. 更佐白朮以培土, 芍藥以平木, 茯苓以伐水. 水伐火自旺,旺則陰翳消, 木平土益安, 安則水有制, 制則生化. 此萬全之術,其畏而不敢用, 束手待斃者, 曷可勝計耶!
四逆湯
治脈沉厥逆等證.甘草 ( 炙 ) 二兩 乾薑一兩半 附子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註】方名四逆者, 主治少陰中外皆寒, 四肢厥逆也. 君以炙草之甘溫,溫養陽氣. 臣以薑, 附之辛溫, 助陽勝寒. 甘草得薑, 附, 鼓腎陽溫中寒, 有水中暖土之功. 薑附得甘草, 通關節走四肢, 有逐陰回陽之力. 腎陽鼓寒, 陰消則陽氣外達, 而脈升手足溫矣.
通脈四逆湯
治少陰下痢清穀, 裡寒外熱,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 或乾嘔, 或咽痛, 或痢止脈不出者. 厥陰下痢清穀, 裡寒外熱, 汗出而厥者主之.乾薑三兩 強人可四兩 甘草 ( 炙 ) 二兩 附子 ( 生用, 去皮 )大者一枚, 右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溫再服, 其脈即出者癒. 面色赤者, 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 去蔥加芍藥二兩. 嘔者,加生薑二兩. 咽痛, 去芍藥, 加桔梗一兩. 痢止脈不出者, 加人參二兩.
【註】論中扶陽抑陰之劑: 中寒陽微不能外達, 主以四逆. 中外俱寒,陽氣虛甚, 主以附子. 陰盛於下, 格陽於上, 主以白通. 陰盛於內,格陽於外, 主以通脈. 是則可知四逆運行陽氣者也, 附子溫補陽氣者也, 白通宣通上下之陽氣者也, 通脈通達內外之陽氣者也. 今脈微欲絕, 裡寒外熱, 是腎中陰盛, 格陽於外, 故主之也. 倍乾薑加甘草佐附子, 易名通脈四逆湯者, 以其能大壯元陽, 主持中外, 共招外熱反之於內. 蓋此時生氣已離, 亡在俄頃, 若以柔緩之甘草為君, 豈能疾呼外陽耶? 故易以乾薑. 然必加甘草與乾薑等分者, 恐渙漫之餘,薑,附之猛不能安養元氣, 所謂有制之師也. 若面赤者, 加蔥以通格上之陽. 腹痛者, 加芍藥以和在裡之陰. 嘔逆者, 加生薑以止嘔. 咽痛者, 加桔梗以利咽. 痢止脈不出氣少者, 俱倍人參, 以生元氣而復脈也.
白通湯
治少陰病, 下痢脈微者, 與白通湯. 痢不止, 厥逆無脈, 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服湯脈暴出者死, 脈微續者生.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 ( 生用, 去皮, 破八片 ) 一枚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以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納豬膽汁人尿,和令相得, 分溫再服. 若無膽汁亦可.
【註】是方也, 即四逆湯減甘草加蔥白也, 而名之曰白通者, 以蔥白能通陽氣也. 減甘草者, 因其緩也; 加尿膽者, 從其類也. 下咽之後,冷體既消, 熱性便發, 情且不違而致大益, 則二氣之拒格可調, 上下之陰陽可通矣.
真武湯
治少陰水氣為患, 腹痛下痢, 四肢沉重疼痛, 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 或小便利而下痢者, 用此加減.白朮二兩 茯苓二兩 白芍二兩 大附子 ( 炮 ) 一枚 生薑 ( 切)三兩,, 右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七合, 日三服.若咳者, 加五味子半升, 細辛, 乾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 去茯苓.若下痢, 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若嘔, 去附子加生薑, 足成半斤.
【註】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 中外皆寒實之病也. 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 中外皆寒虛之病也. 真武者, 北方司水之神也, 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 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 主水者腎也, 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 倘腎中無陽, 則脾之樞機雖運, 而腎之關門不開,水即欲行, 以無主制, 故泛溢妄行而有是證也. 用附子之辛熱, 壯腎之元陽, 則水有所主矣. 白朮之苦燥建立中土, 則水有所製矣. 生薑之辛散, 佐附子以補陽, 於主水中寓散水之意. 茯苓之淡滲, 佐白朮以健土, 於制水中寓利水之道焉. 而尤妙在芍藥之酸收, 仲景之旨微矣.蓋人之身陽根於陰, 若徒以辛熱補陽, 不稍佐以酸收之品, 恐真陽飛越矣. 用芍藥者, 是亟收陽氣歸根於陰也. 於此推之, 則可知誤服青龍致發汗亡陽者, 所以於補陽藥中必需芍藥也. 然下利減芍藥者,以其陽不外散也; 加乾薑者, 以其溫中勝寒也. 水寒傷肺則咳, 加細辛, 乾薑者, 散水寒也; 加五味子者, 收肺氣也. 小便利者, 去茯苓,以其雖寒而水不能停也. 嘔者, 去附子倍生薑, 以其病非下焦,水停於胃也, 所以不須溫腎以行水, 只當溫胃以散水, 且生薑功能止嘔也.
當歸四逆湯
手足厥冷, 脈細欲絕者, 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加吳茱萸, 生薑.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二兩 通草二兩 甘草 ( 炙)二兩 大棗 ( 擘 ) 二十五枚, 右七味, 以水八升 , 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於前湯內加吳茱萸半斤, 生薑三兩., 右九味, 以水六升, 清酒六升和煮, 取五升, 去滓, 分溫五服.
【註】凡厥陰病則脈微而厥, 以厥陰為三陰之盡, 陰盡陽生, 若受其邪,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 故脈微而厥也. 然厥陰之臟, 相火游行其間,經雖受寒, 而臟不即寒, 故先厥者後必發熱. 所以傷寒初起, 見其手足厥冷, 脈細欲絕者, 不得遽認為虛寒而用薑, 附也. 此方取桂枝湯 , 君以當歸者, 厥陰主肝為血室也. 佐細辛味極辛, 能達三陰,外溫經而內溫臟. 通草其性極通, 善開關節, 內通竅而外通營. 倍加大棗, 即建中加飴用甘之法. 減去生薑, 恐辛過甚而迅散也. 肝之志苦急, 肝之神欲散, 甘辛並舉, 則志遂而神悅, 未有厥陰神志遂悅,而脈微不出, 手足不溫者也. 不須參, 苓之補, 不用薑, 附之峻, 此厥陰厥逆與太少不同治也. 若其人內有久寒, 非辛溫之品所能兼治,則加吳茱萸, 生薑之辛熱, 更用酒煎, 佐細辛直通厥陰之臟, 迅散內外之寒, 是又救厥陰內外兩傷於寒之法也.
吳茱萸湯
治厥陰病, 乾嘔吐涎沫, 頭痛者. 少陰證, 吐痢手足厥冷, 煩躁欲死者. 陽明食穀欲嘔者.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 大棗 ( 擘 ) 十二枚, 右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溫服七合, 日三服.
【集註】羅謙甫曰: 仲景救陽諸法, 於少陰四逆湯必用薑附; 通脈四逆湯倍加乾薑, 其附子生用; 附子湯又加生附至二枚. 所以然者, 或壯微陽使之外達, 或招飛陽使之內返, 此皆少陰真陽失所, 故以回陽為亟也. 至其治厥陰, 則易以吳茱萸, 而併去前湯諸藥, 獨用人參,薑, 棗者, 蓋人身厥陰肝木雖為兩陰交盡, 而一陽之真氣實起其中,此之生氣一虛, 則三陰濁氣直逼中上, 不惟本經諸證悉具, 將陽明之健運失職, 以至少陰之真陽浮露而吐痢, 厥逆, 煩躁欲死, 食穀欲嘔,種種叢生矣. 吳茱萸得東方震氣, 辛苦大熱, 能達木鬱, 直入厥陰,降其盛陰之濁氣, 使陰翳全消, 用以為君. 人參秉沖和之氣, 甘溫大補, 能接天真, 挽回性命, 升其垂絕之生氣, 令陽光普照, 用以為臣.佐薑, 棗和胃而行四末. 斯則震坤合德, 木土不害, 一陽之妙用成,而三焦之間無非生生之氣矣, 諸證有不退者乎? 蓋仲景之法, 於少陰則重固元陽, 於厥陰則重護生氣, 學者當深思而得之矣.
烏梅丸
治厥陰病消渴, 氣上撞心, 心中疼熱, 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蚘. 又主久痢.烏梅三百個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 蜀椒 ( 去汁 ) 四兩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右十味,異搗篩, 合治之. 以苦酒浸烏梅一宿, 去核蒸之, 五升米下, 飯熱搗成泥, 和藥令相得, 納臼中, 與蜜杵二千下, 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飲服十丸, 日三, 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集註】柯琴曰: 六陰惟厥為難治. 其本陰, 其標熱, 其體木, 其用火,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或收, 或散, 或逆, 或從, 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 是治厥陰法也. 厥陰當兩陰交盡, 又名陰之絕陽, 宜無熱矣. 第其具合晦朔之理, 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 所以厥陰病熱, 是少陽使然也. 火王則水虧, 故消渴氣上撞心, 心中疼熱;氣有餘便是火也. 木勝則剋土, 故飢不欲食. 蟲為風化, 饑則胃中空虛,蚘聞食臭出, 故吐蚘也. 仲景立方, 皆以甘辛苦味為君, 不用酸收之品, 而此用之者, 以厥陰主肝木耳. 『洪範』曰: 木曰曲直作酸.『內經』曰: 木生酸, 酸入肝. 君烏梅之大酸, 是伏其所主也. 配黃連瀉心而除疼, 佐黃柏滋腎以除渴. 先其所因也. 連柏, 治厥陰陽邪則有餘, 不足以治陰邪也. 椒, 附, 辛, 薑大辛之品並舉, 不但治厥陰陰邪, 且肝欲散, 以辛散之也. 又加桂枝, 當歸, 是肝臟血, 求其所屬也. 寒熱雜用, 則氣味不和, 佐以人參, 調其中氣. 以苦酒浸烏梅, 同氣相求, 蒸之米下, 資其穀氣. 加蜜為丸, 稍與而漸加之,緩則治其本也. 蚘, 昆蟲也, 生冷之物與濕熱之氣相成, 故藥亦寒熱互用, 且胸中煩而吐蚘, 則連, 柏是寒因熱用也. 蚘得酸則靜, 得辛則伏, 得苦則下, 信為治蟲佳劑. 久痢則虛, 調其寒熱, 酸以收之,下痢自止.
赤石脂禹餘糧湯
治久痢不止, 大腸虛脫, 服理中丸而利益甚者.赤石脂 ( 搗碎 ) 一斤 禹餘糧 ( 搗碎 ) 一斤, 右二味,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去滓, 分溫三服.
【集註】柯琴曰: 甘薑, 參, 朮可以補中宮元氣之虛, 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脫. 此痢在下焦, 故不得以理中之劑收功矣. 然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 關門之不閉, 仍責在脾. 二石皆土之棈氣所結, 實胃而濇腸, 急以治下焦之標者, 實以培中宮之本也. 要知此證土虛而火不虛,故不宜於薑, 附. 若濕甚而虛不甚, 復痢不止者, 故又當利小便也.
白頭翁湯
治厥陰熱痢, 下重, 脈沉弦, 渴欲飲水者.白頭翁三兩 黃連三兩 黃柏三兩 秦皮三兩, 右四味,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 去滓, 溫服一升, 不病更服一升.
【註】三陰俱有下利證, 自利不渴者, 屬太陰也; 自利而渴者, 屬少陰也.. 惟厥陰下利屬於寒者, 厥而不渴下痢清穀; 屬於熱者, 消渴下重, 下利膿血. 此熱利下重, 乃火鬱濕蒸, 穢氣奔迫廣腸魄門, 重滯而難出, 『內經』云暴注下迫者是矣. 君以白頭翁寒而苦辛, 臣以秦皮寒而苦濇. 寒能勝熱, 苦能燥濕, 辛以散火之鬱, 濇以收下重之利也. 佐黃連清上焦之火, 則渴可止. 使黃柏瀉下焦之熱, 則痢自除也.治厥陰熱利有二, 初痢用此方, 以苦燥之, 以辛散之, 以濇固之,是謂以寒治熱之法; 久痢則用烏梅丸之酸以收火, 佐以苦寒, 雜以溫補, 是謂逆之從之, 隨所痢而行之, 調其氣使之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