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風痹

經義

痺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為骨痺,以春遇此為筋痺,以夏遇此為脈痺,以至陰遇此為肌痺,以秋遇此為皮痺。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痺論曰:凡痺之客五臟者,肺痺者,煩滿喘而嘔。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痺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痺者,四肢懈惰,發欬嘔汁,上為大塞。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痺聚在肺。淫氣憂思,痺聚在心。淫氣遺溺,痺聚在腎。淫氣乏竭,痺聚在肝。淫氣肌絕,痺聚在脾。諸痺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痺論帝曰:痺,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帝曰:痺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痺熱。其多汗而濡者,以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帝曰:夫痺之為病,不痛何也?曰:痺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痺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帝曰:善。

周痺篇帝曰:願聞眾痺。岐伯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帝曰:願聞周痺何如?曰:周痺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帝曰:刺此奈何?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帝曰: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痺發,發則如是。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痺。

長刺節論曰: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痺,傷於寒濕。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痺。

壽夭剛柔篇曰: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痺,陰陽俱病命曰風痺。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其形不久。

五邪篇曰: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五臟生成篇曰: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痺,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痺厥也。

脈要精微論曰: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痺也。

九鍼論曰: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痺也。故為治鍼,必長其身,鋒其末,可以取深邪遠痺。

四時氣篇曰:著痺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玉機真藏論曰: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五臟生成論曰: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痺,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逆調論: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痺。詳寒熱門

論證

風痺一證,即今人所謂痛風也。蓋痺者,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不得通行而病也。如痺論曰:風氣勝者為行痺。蓋風者善行數變,故其為痺,則走注歷節,無有定所,是為行痺,此陽邪也。曰:寒氣勝者為痛痺。以血氣受寒則凝而留聚,聚則為痛,是為痛痺,此陰邪也。曰:濕氣勝者為著痺。以血氣受濕則濡滯,濡滯則肢體沉重而疼痛頑木,留著不移,是為著痺,亦陰邪也。凡此三者,即痺之大則也。此外如五臟六腑之痺,則雖以飲食居處皆能致之,然必重感於邪而內連臟氣,則合而為痺矣。若欲辨其輕重,則在皮膚者輕,在筋骨者甚,在臟腑者更甚。若欲辨其寒熱,則多熱者方是陽證,無熬者便是陰證。然痺本陰邪,故惟寒者多而熱者少,此則不可不察。

觀痺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而壽天剛柔篇又曰:在陽者命曰風,在陰者命曰痺。何也?蓋三氣之合,乃專言痺證之所因也;曰在陽為風,在陰為痺,又分言表裏之有殊也。如風之與痺,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證之見,而見發熱頭疼等證,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謂。此以陽邪在陽分,是即傷寒,中風之屬也,故病在陽者,命曰風。若既受寒邪而初無發熱頭疼,又無變證,或有汗,或無汗,而筋骨之痛如故,以延綿久不能愈,而外無表證之見者,是皆無形之謂。此以陰邪直走陰分,即諸痺之屬也,故病在陰者,命曰痺。其或既有表證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裏,陰陽俱病之證,故陰陽俱病者,命曰風痺。此所以風病在陽而痺病在陰也。然則諸痺者,皆在陰分,亦總由真陰衰弱,精血虧損,故三氣得以乘之而為此諸證。經曰,邪入於陰則痺,正謂此也。是以治痺之法,最宜峻補真陰,使血氣流行,則寒邪隨去;若過用風濕痰滯等藥而再傷陰氣,必反增其病矣。

風痺治法共五條

  1. 痺因外邪,病本在經,而深則連臟。故其在上,則有喘嘔,有吐食;在中,則為脹滿,為疼痛;在下,則為飧泄,為秘結諸病。此皆風痺之兼證也。凡見此者,當於各門,權其緩急先後而隨證治之。
  2. 痺證之風勝者,治當從散,宜敗毒散,烏藥順氣散之類主之。若以風勝而兼微火者,宜大秦艽湯,或九味羌活湯之類主之。
  3. 痺證之寒勝者,但察其表裏俱無熱證,即當從溫治之,宜五積散,或小續命湯,甘草附子湯之類主之。若寒甚氣虛者,宜<三因>附子湯之類主之。
  4. 痺證之濕勝者,其體必重,或多寒,或多痰,或多汗,皆脾弱陰寒證也。若羌活勝濕湯,乃兼風散濕之劑也。五積散,乃溫經散濕之劑也。真武湯,乃溫中除濕之劑也。<三因>附子湯,乃補脾燥濕之劑也。調氣平胃散,乃行氣行濕之劑也。五苓散,乃利水導濕之劑也。二陳湯,六君子湯,乃化痰去濕之劑也。大抵治濕者,欲其燥;欲燥者,宜從暖。蓋脾土喜燥而惡濕,喜暖而惡寒,故溫脾即所以治濕也。然又有濕熱之為病者,必見內熱之證,滑數之脈,方可治以清涼,宜二妙散及加味二妙丸,當歸拈痛湯之類主之。其有熱甚者,如抽薪飲之類,亦可暫用,先清其火而後調其氣血。
  5. 風痺之證,大抵因虛者多,因寒者多。惟血氣不充,故風寒得以入之;惟陰邪留滯,故經脈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惟三氣飲及大防風湯之類,方能奏效。凡治痺之法,惟此為最。其有宜酒者,即以三氣飲浸酒服之亦妙,法見本方,或用易老天麻丸亦可。

歷節風痛

歷節風痛,以其痛無定所,即行痺之屬也。<病源>云:歷節風痛,是氣血本虛,或因飲酒腠理開,汗出當風所致;或因勞倦調護不謹,以致三氣之邪遍歷關節,與氣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歷節之名。<中藏經>曰:歷節疼痛者,因醉犯房而得之。此其概也。大都痛痺之證,多有晝輕而夜重者,正陰邪之在陰分也;其有遇風雨陰晦而甚者,此正陰邪侮陽之證也;或得暖遇熱而甚者,此濕熱傷陰之火證也。有火者宜清涼,有寒者宜從溫熱。若筋脈拘滯,伸縮不利者,此血虛血燥證也,非養血養氣不可。凡諸治法,總宜如前。一,凡諸痺作痛者,俱宜用火龍膏貼之。

歷節風痛

風痺論列方

六君子湯補五。大秦艽湯和二四五。敗毒散散三六。真武湯熱一四三。三氣飲新熱十七。抽薪飲新寒三。火龍膏外三百二十。甘草附子湯熱三一。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烏藥順氣散散九三。調氣平胃散和十八。大防風湯補九八。小續命湯散五二。五積散散三九。二陳湯和一。五苓散和一八二。二妙散寒一三四。<三因>附子湯熱二三。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當歸拈痛湯寒百三十。九味羌活湯散四四。羌活勝濕湯和一七八。

歷節風痛

論外備用方

大建中湯補二四陽虛。活絡飲和二六九風濕。換骨丹和二七九。
三痺湯和二五八血虛氣滯。虎骨散和二五一風毒走注。愈風丹和二七四虛風。
茯苓丸和百十四痰飲痺痛。史國公浸酒方和二八一。蠲痺湯和二五七溫經。
換腿丸和二百八十疏邪。桂心散和二六五風邪走痛。虎骨酒和三一五強筋骨。
秦芄地黃湯和二六八風熱血燥。豨薟丸和二五六。雞鳴散和二八五風濕流注。
獨活寄生湯和二百七十風寒濕痺。續斷丹和二五五三氣。濕鬱湯和二六六風濕。
薰洗痛風法和二七三。枳實散和二六二心痺痛。人參散和二百六十肝痺痛。
溫中法丸熱一二五脾痺多寒。麻黃左經湯散九六風邪。大黃左經湯五散九八閉結。
虎脛骨丸寒一三七濕熱。蒼朮丸寒一三三濕熱。熨背散熱一二四背痛。
透經解攣湯和二七一去風通經。薏仁酒和三一六腳痺。趁痛散和二六七行血行氣。
六味茯苓湯和二六一痰痺。白朮酒和一八一中濕身痛。續斷丸和三百五風濕浮腫。
除濕蠲痺湯和二六四風濕。薏仁湯和二四七流注。薰蒸法和二七二。
加味五痺湯和二五九五臟痺。紫蘇子湯和二六三肺痺胸痛。當歸湯散九一肺痺上氣。
半夏左經湯四散九七風濕流注。神效左經丸散九五三氣。羌活散散八七風氣。
苦參丸寒一三八陰虛風熱。十味剉散熱四九血弱攣痛。
參附滲濕湯熱一二二寒濕痺痛。芎歸散熱一二一溫補行散。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散四風濕。龍虎丹熱一二六走注。愈風燥濕化痰丸和二七六。


汗證

經義

陰陽應象大論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氣篇曰:心為汗。

陰陽別論曰:陽加於陰謂之汗。

評熱病論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決氣篇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骨空論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大風汗出,灸譆,譆在背下俠脊傍三寸所。

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熱論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乃痤。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評熱病論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

熱病篇曰: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喘甚者死。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極之脈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陽極之脈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

寒熱病篇曰: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逆順篇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

五禁篇曰:五禁,五奪,五逆者,皆不可刺。曰: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

平人氣象論曰: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肺脈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

本神篇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闔關者也。

經脈別論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倦,汗出於脾。

本病論曰:醉飽行房,汗出於脾。

水熱穴論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舉痛論曰: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五變篇曰: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厥,漉汗。

痺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臟氣法時論曰:肺病者,肩背痛,汗出。腎病者,寢汗出,憎風。

陰陽應象大論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俛仰,汗不出而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脈要精微論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營衛生會篇曰: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脈要精微論曰:肺脈耎而散者,當病灌汗。

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陽所至,為寢汗痙。

診要經終論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經脈篇曰: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論證共三條

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盜汗者。自汗者,濈濈然無時,而動作則益甚。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漸收。諸古法云:自汗者屬陽虛,腠理不固,衛氣之所司也,人以衛氣固其表,衛氣不固,則表虛自汗而津液為之發泄也,治宜實表補陽;盜汗者屬陰虛,陰虛者陽必腠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也,治宜清火補陰。此其大法,固亦不可不知也。然以余觀之,則自汗亦有陰虛,盜汗亦多陽虛也。如遇煩勞大熱之類,最多自汗。故或以飲食之火起於胃,勞倦之火起於脾,酒色之火起於腎,皆能令人自汗。若此者,謂非陽盛陰衰者而何?又若人之寤寐,總由衛氣之出入。衛氣者,陽氣也。人於寐時,則衛氣入於陰分。

  1. 此其時,非陽虛於表者而何?所以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然則陰陽有異,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知斯二者,則汗出之要無餘義,而治之之法,亦可得其綱領矣。
  2. 汗由血液,本乎陰也。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義可知。然汗發於陰而出於陽,此其根本,則由陰中之營氣;而其啟閉,則由陽中之衛氣。故凡欲疏汗而不知營衛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籥之牝牡,亦猶蕩舟於陸而駕車於海耳,吾知其不敗不已也。
  3. 汗證有陰陽:陽汗者,熱汗也;陰汗者,冷汗也。人但知熱能致汗,而不知寒亦致汗。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氣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泄。故凡大驚,大恐,大懼,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則如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必多有汗出者,是豈非氣去而然乎?故經曰:陰盛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溧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是皆陰汗之謂也。故凡治陰汗者,但當察氣虛之微甚:微虛者略扶正氣,其汗自收;甚虛者,非速救元氣不可,即薑,桂,附子之屬,必所當用。余別有治按,在傷寒門戰汗條中。

汗出不治證

凡汗出不治之證有六: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脈脫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髮潤至顛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不治。凡見此類,不得妄為用藥。

論治共八條

  1. 陽證自汗或盜汗者,但察其脈證有火,或夜熱煩渴,或便熱喜冷之類,皆陽盛陰虛也。宜當歸六黃湯為第一,保陰煎亦妙。其或陰分雖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其有心火不寧,煩躁出汗者,宜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生脈散之類主之。又有本非陰虛,止因內火熏蒸,血熱而多汗者,宜正氣湯,或黃芩芍藥湯,清化飲之類主之。
  2. 陰證自汗或盜汗者,但察其內無火邪,又無火脈,便是氣虛陰證,皆不可妄用涼藥以敗陽氣。若止因氣虛而火未衰者,宜三陰煎,參歸湯,人參建中湯之類主之。若睡中盜汗而無火者,宜參苓散,獨參湯主之。若陽氣俱虛者,宜參附湯,大建中湯之類主之。若氣虛火衰之盛者,宜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之類主之。
  3. 衛氣不固,腠理不密而易汗者,是亦陰證之屬,宜黃耆六一湯,玉屏風散,耆附湯之類主之。
  4. 諸病誤治,有不當汗而妄汗,或雖當汗而汗之太過者,皆汗多亡陽之證,是亦陰證之屬當察其虛之微甚:微虛者,宜三陰煎,五陰煎,獨參湯之類主之;大虛者,非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之類不可。
  5. 濕氣乘脾者,亦能作汗。凡證有身重困倦,而脈見緩大,聲音如從甕中出者,多屬濕證。若熱濕勝者,但去其火而濕自清,宜用前陽證之法。寒濕勝者,但助其火而濕自退,宜用前陰證之法。或用玉屏風散,四君子湯,五君子煎之類,以健脾土之氣,則濕去而汗自收。
  6. 收汗止汗之劑,如麻黃根,浮小麥,烏梅,北五味,小黑豆,龍骨,牡蠣之屬,皆可隨宜擇用。一曰:黃耆得防風而力愈大。一曰:官桂最能實表。凡汗出太多不能收者,速宜用五倍子為末,以唾津調填臍中,外用帕帛縛定,過宿即止。或用何首烏為末,填臍縛之亦止。
  7. 小兒盜汗雖是常事,在東垣諸公,皆曰不必治之,蓋由血氣未足也。然汗之太多者終屬氣分之虛,余於兒輩,見汗之甚者,每以人參一錢許,煎湯與服,當夜即止。正恐他日之強弱,未必不由乎此,所以培補之功,原不可少。
  8. 病後多汗,若傷寒,若瘧疾,凡係外感寒邪,汗出熱退,而有汗不即止者,此以表邪初解,必由腠理衛氣開泄,其汗宜然。即數日,旬日,亦自無妨。俟衛氣漸實,汗必自止,無足慮也。若其他雜證,本非外感之解,而有自汗,盜汗者,乃非所宜,不容不治。

述古共二條

  1. <丹溪附錄>曰: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外者為汗。蓋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之者。故陰虛陽必湊,發熱而自汗;陽虛陰必乘,發厥而自汗,皆陰陽偏勝所致也。
  2. 立齋曰:若陽氣虛弱,汗出不止,肢體倦怠,用耆附湯。上氣喘急,盜汗,氣短頭暈者,用參附湯。腎氣虛弱,盜汗發熱者,用六味丸。若腎氣虛乏,盜汗惡寒者,用八味丸。氣血俱虛而盜汗者,用十全大補湯。陽盛陰虛者,當歸六黃湯。心腎虛弱者,斑龍丸。

汗證論列方

大補元煎新補一。玉屏風散補五十。五君子煎新熱六。獨參湯補三五。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耆附湯補四三。參苓散補五三。大建中湯補二五。
四君子湯補一。當歸六黃湯寒六五。參附湯補三七。參歸湯補三八。
人參建中湯補二六。生脈散補五六。黃耆六一湯補四九。三陰煎新補十一。
五陰煎新補十三。天王補心丹補百八。八味丸補一二一。清化飲新因十三。
黃芩芍藥湯寒百九。一陰煎新補八。六味回陽飲新熱二。保陰煎新寒一。
六味丸補百二十。加減一陰煎新補九。正氣湯寒六六。斑龍丸補百二八。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二。大補黃耆湯補四七。柔脾湯補七一吐汗。三味建中湯補二九。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生地黃湯寒六八陰火汗。<宣明>白朮散固三虛風。
防風當歸湯和二四一過汗反張。牡蠣散固一。秘元丹固三二虛寒自汗。
黃耆湯補四五。還少丹補一三五。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三血虛盜汗。
大建中湯補二五陰汗。心腎丸補百十二陰虛盜汗。防己黃耆湯和一七六風濕汗。
白朮散和三十自汗盜汗。牡蠣白朮散固二酒風。金鎖正元丹固十八遺精汗。
麥麩湯固四氣虛汗。辰砂妙香散固十五心虛汗。腳汗牡蠣散因二九六。


痙證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厥陰在泉,客勝則大關節不利,內為痙強拘瘛,外為不便;主勝則筋骨由併,腰腹時痛。

經筋篇曰: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盤中紐痛,不可左右搖。足少陰之筋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俛,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

繆刺論曰: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而痛。

骨空論曰: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經脈篇曰:膀胱足太陽也,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

氣厥論曰:肺移熱於腎,傳為柔。

診要經終論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陽所至,為寢汗痙。

熱病篇曰:風痙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膕中及血絡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九日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

厥論曰: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痺,嗌腫,痙,治主病者。

論證共六條

  1. 之為病,即<內經>之痙病也,以痙作,蓋傳寫之誤耳。其證則脊背反張,頭搖口噤,戴眼項強,四肢拘急,或見身熱足寒,惡寒面赤之類皆是也。
  2. 仲景曰:太陽之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風病下之則,復發汗,必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
  3. 陳無擇曰:夫人之筋,各隨經絡結束於身,血氣內虛,外為風寒濕熱之所中則,蓋風散氣,故有汗而不惡寒曰柔;寒泣血,故無汗而惡寒曰剛 。原其所因,多由亡血,筋無所營,故邪得以襲之。所以傷寒汗,下過多,與夫病瘡人及產後致斯疾者,概可見矣。診其脈皆沉伏弦緊,但陽緩陰急則久久拘攣,陰緩陽急則反張強直。二證各異,不可不別。
  4. 愚謂痙之為病,強直反張病也。其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攣。觀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風病下之則成痙;瘡家不可發汗,汗之亦成痙。只此數言,可見病多由誤治之壞證,其虛其實可了然矣。自仲景之後,惟陳無擇能知所因,曰多由亡血,筋無所營,因而成痙,則盡之矣。但惜其言之既善,而復有未善者。曰血氣內虛,外為風寒濕熱所中則痙。斯言不無又誤。若其所云,則仍是風濕為邪,而虛反次之,不知風隨汗散,而既汗之後,何復言風?濕隨下行,而既下之後,何反致濕?蓋誤汗者,必傷血液,誤下者,必傷真陰,陰血受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筋失所滋則為拘為攣,反張強直之病,勢所必至,又何待風寒濕熱之相襲,而後為痙耶?且仲景所言,言不當汗而汗也,不當下而下也,汗,下既誤,即因誤治而成矣。豈誤治之外,必再受邪而後成痙,無邪則無痙哉?此陳氏之言,不惟失仲景之意,而反致後人疑惑,用持兩端。故凡今人之治此者,未有不以散風去濕為事,亦焉知血燥陰虛之證,尚能堪此散削否?此不可不為辨察。故余列二子之論於前,以資後學之印證。
  5. 痙證甚多,而人多不識者,在不明其故,而鮮有察之者耳。蓋凡以暴病而見反張戴眼,口噤拘急之類,皆痙病也。觀仲景以汗,下為言,謂其誤治亡陰所以然也。余因類推,則常見有不因誤治,而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營筋脈,以致搐攣僵仆者,皆是此證。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產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衝任竭也;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隨膿出,營氣涸也;小兒之有此者,或以風熱傷陰遂為急驚,或以汗瀉亡陰遂為慢驚。凡此之類,總屬陰虛之證。蓋精血不虧,則雖有邪干,亦斷無筋脈拘急之病,而病至堅強,其枯可知。故治此者,必當先以氣血為主。而邪甚者,或兼治邪;若微邪者,通不必治邪。蓋此證之所急者在元氣,元氣復而血脈行,則微邪自不能留,何足慮哉!奈何今人但見此證,必各分門類,而悉從風治,不知外感之風,寒邪證也,治宜解散;內生之風,血燥證也,止宜滋補。矧此數者,總由內證,本無外邪,既以傷精敗血枯燥而成,而再治風痰,難乎免矣。故余詳筆於此,以明證之要。
  6. 仲景言痙止屬太陽,而不及他經者何也?蓋必反張,其病在背,背之經絡,惟太陽督脈耳。言太陽則督在其中矣,此其義也。然仲景止言其表而未詳其裏,考<內經>之經脈篇曰:足少陰之脈,貫脊屬腎。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經筋篇曰:足少陰之筋,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又曰:足太陽之筋病,脊反折,項筋急;足少陰之筋病,主癇瘈及痙;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陰病者不能仰。由此觀之,則痙之為病,乃太陽少陰之病,蓋腎與膀胱為表裏,膀胱為津液之府,而腎為藏精之臟,病在二經,水虧可知。故治此者,最當以真陰為主。

論治共八條

  1. 痙證凡因汗因瀉者,其氣必虛。微虛者,宜三陰煎,五福飲之類主之。大虛而脈見沉細,陰勝者,宜大營煎,大補元煎,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2. 痙證多汗者,宜二陰煎,參歸湯,人參建中湯主之。陽氣大虛,汗出或亡陽者,宜參附湯,耆附湯,大補元煎之類主之。若汗出兼火,多熱躁者,宜當歸六黃湯主之。
  3. 痙因泄瀉者,宜胃關煎,溫胃飲之類主之。瀉止而痙者,宜大營煎,五福飲之類主之。
  4. 痙有兼火者,必脈見洪滑,證見煩熱,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主之。若火盛之甚,以致陰血涸燥者,不得不先去其火,宜清化飲,保陰煎,玉女煎之類主之。
  5. 痙有表邪未解者,當察其邪之微甚,及證之陰陽。若身有微熱,脈不緊數者,此微邪也,只補正氣,其邪自散,宜五福飲之類主之。若表邪未解,陰虛無汗身熱者,宜三柴胡飲,四柴胡飲,補陰益氣煎之類主之。若陽氣大虛,陰極畏寒,邪不能解而痙者,宜大溫中飲主之。
  6. 痙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若火盛多痰者,宜用清膈煎,抱龍丸。若多痰無火,宜用六安煎。凡此證候,多屬虛痰虛火,因其壅滯,不得不暫為清理,但得痰氣稍開,便當調理血氣。
  7. 小兒吐瀉及多汗之後,婦人產後,諸證大失血之後,凡病中風及瘡毒潰膿之後,皆有此證,悉當依前法,酌宜治之。
  8. 痙證有兼濕者,當如王海藏治法,詳見後條。

述古共二條

  1. 仲景治太陽之痙,身體強,脈沉遲者,用枯蔞桂枝湯取微汗。治剛無汗者,用葛根湯。治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齘齒者,用大承氣湯。按:此皆散逐實邪之法,雖此證不多見,然間或有之,則亦不可不知。
  2. 王海藏治剛,用神朮湯加羌活,獨活,麻黃。治柔,用白朮湯加桂心,黃耆。

痙證論列方

大營煎新補十四。參歸湯補三八。耆附湯補四三。一陰煎新補八。保陰煎新寒一。
胃關煎新熱九。玉女煎新寒十二。十全大補湯補二十。大溫中飲新散八。
清膈煎新寒九。當歸六黃湯寒六五。三柴胡飲新散三。六安煎新和二。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大承氣湯攻一。抱龍丸小八五。五福飲新補六。參附湯補三七。
白朮湯和二六。三陰煎新補十一。溫胃飲新熱五。清化飲新因十三。
大補元煎新補一。五積散散三九。人參建中湯補二六。二柴胡飲新散二。
神朮湯和三九。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四柴胡飲新散四。葛根湯散二九。
栝蔞桂枝湯散十二。

論外備用方

防風當歸湯和二四一過汗反張。

景岳全書卷之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