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病源流(大腸癰 臟毒附)

(手陽明大腸脈,起於次指內側之端,循指上廉出虎口兩骨之間,上入手背外側兩筋陷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行懦外前廉,上肩,出骨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次注足陽明胃經。每日卯時氣血俱注大腸。手陽明大腸經,血氣俱盛。)為胃化物之器,惟大腸耳,故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其經與足陽明相接,故亦謂手陽明也。是固為陽明胃所器使,止屬供役動用之物,其腑無靈,亦非當陽之用,豈謂其能有陽明之職事乎。又以營氣之隧道,與肺相接,故經絡得與肺為表裡,豈謂其能與肺為互用乎。經又曰: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以為出入者也。是皆至陰之類,通乎土氣,則經固指大腸等為陰矣。以其為陽者,不過以臟腑之內外言之,以臟居內故為陰,腑居外故為陽耳。然則以臟內腑外而分陰陽,只以地分為分別,使人曉然於臟腑之有異。若經以為至陰之類,則就其職任言之,以陽為主,而陰為從,大腸等皆效用於陽明胃,故其實為陰也。固知讀書者,當不以詞害志矣。乃王氏叔和必以其脈定為陽,在寸口肺脈上。羅氏澹生又必以肺在上為陽,主諸關前,主秋令而謂不可以大腸當之。且以《脈經》並無脈狀,而謂知其無加於肺脈之浮澀。夫大腸所由隧道,既與肺相接,而與肺為表裡,則其營氣相通。而肺脈既浮澀,大腸脈亦因相通而無異也。且天下惟靈者能自主,大腸之腑既無靈,其何能自主而別為脈狀乎,其無加於肺脈之浮澀亦宜矣。故叔和《脈訣》,誠屬偽撰而多穿鑿,澹生詆之,而其說亦未甚圓靈也。耍之,大腸所由之隧道,雖與肺相屬而為表裡,大腸之絡實與陽明胃接經,故其病亦與胃同,與肺無涉,即經絡自病,延及於肺,亦止在經絡,不與傷寒之傳經必及於臟腑相似也。故大腸實,則病耳後肩孺肘臂外皆痛,臍腹或腹脹不通,氣滿,皮膚堅,便鞭,腸風下血(宜瀉白散。)若虛則耳鳴耳聾,虛熱,或便閉不通,或腹痛而泄利腸鳴,脫肛(宜實腸散,)然則大腸之為器,亦概可見矣。

【大小腸連係】

《入門》曰:大小腸之係,自膈下與脊膂連,心腎膀胱相繫,脂膜筋絡,散布包裹,然各分紋理,羅絡大小腸與膀胱,其細脈之中,乃氣血津液流走之道也。

【大腸外候】

《靈樞》曰:鼻隧以長,以候大腸。又曰:肺主皮,皮厚大腸厚,皮薄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場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又曰: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回腸廣大,不滿則狹短。

【大腸病症】

《靈樞》曰: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又曰: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腸中熱則出黃如糜。

《素間》曰: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急,時發飧泄。仲景曰:大腸有寒,多鶩溏,有熱,便腸垢。

《入門》曰:腸虛則嗚,又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靈樞》曰:胃惡熱而喜清冷,大腸惡清冷而喜熱,兩者不和,調之以飲食衣服,寒溫中適,乃不致邪僻也。

【大腸絕侯】

《脈經》曰: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 泄利無度,知絕則死矣。

大腸癰

因七情飲食,或經行產後瘀血留積,以致大腸實火堅熱所生病也。經云:關元穴屬小腸,天樞穴屬大腸,丹田穴屬三焦,其穴分隱痛者為疽,上肉微起者為癰,是古人之分大小腸癰,只以發現於本部位者名之,而其為病則相似,故古人之書,概曰腸癰也。仲景云:腸癰為病,小腹腫而強,按之則痛,小便數似淋,時時汗出,發熱而復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腫狀,甚者腹脹大,轉側有水聲,或繞臍生瘡,膿從瘡出,或有出臍者,惟大便下膿血者自癒。仲景之言,雖統大小腸癰皆然,其中有當分辨者,如小便數似淋,惟小腸癰有之,大便下膿血,則又大腸癰症居多。說小腸癰竟有膿血從小便中出者,若大湯癰,膿血斷無出自小便者也。其致病之由,總因濕毒鬱積腸內,卻又有寒熱之分。其腹皮急,按之濡,身不熱者,乃陰寒所成(宜牡丹散,內託十宣散加茯苓。)其小腹痞堅,按之痛,身發熱者,乃結熱所成(宜大黃牡丹湯、黃黑散。)固不可不辨也。然所謂寒,要是濕邪寒冷之氣蘊結。所謂熱,亦是濕邪鬱熱之氣淹留耳。而其治之之方,當分先後,或脈遲緊,則膿尚末成,急解毒,使無內攻,兼須止痛(宜通腸飲或大黃湯下之。)或脈滑數,則膿已成,以下膿為主(宜太乙膏。)或脈洪數,小腹疼,尿澀,則為膿滯,以宣通為要(宜牡丹散。)或腹濡痛,時時下膿,則由元虛,當於下膿藥中兼補益(宜丹皮散。)或潰後疼痛過甚,淋瀝不已,則為氣血大虧。須用峻補(宜參耆地黃湯。)而其尤要者,凡患大小腸癰,切不可使病人著驚,驚則腸斷而死,坐臥轉側,皆宜徐緩,嘗少進稀粥,靜養調攝,飲食不可過飽,庶可保生。

【脈法】

仲景日:趺陽脈滑而數,知當尿膿也。

《脈經》曰:腸癰之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敗濁。

《脈訣》曰:腸癰難知,脈滑可推,數而下熱,腸癰何疑,遲緊末膿,下以平之,洪數膿成,不下為宜。叔和云;關內逢芤腸裡癰。

【腸癰症治】

丹溪曰:腸癰,大腸有積熱死血流注,宜桃仁承氣湯加秦艽、連翹下之。

《瘍科選粹》曰:腸癰小腹堅腫,按之則痛,肉色如鼓,或亦微腫,小便如淋,汗出憎寒,其脈遲緊,膿末成者,急服大黃湯神效。其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腹脹不食,小便澀者,薏苡仁湯。瘀血腸癰,小腹硬痛者,四物延胡湯,小腹脹,脈滑數,或裡急後重,時時下血者,排膿散。

【腸癰不治症】

《瘍科選粹》曰:大便或臍間出膿者,不治。

臟毒

專由大腸血熱,或平素喜食辛燥煎之物,而成病也。生在肛門內大腸盡處,往往潰爛至肛門外。治法大約與腸癰相仿,而主藥必以忍冬藤、 麥冬為主,並多加地榆、蒲黃;庶乎有瘳。

治大腸病諸藥要品及方二

大腸實宜涼血清熱(生地 黃連 槐花 大黃 枳殼 桃仁 黃岑 石膏 知母 芒 硝 檳榔 地榆 生甘草 白芍 葛谷 防風 荊芥 炒紅曲 蒲黃 麻仁 豬膽汁 側柏葉 郁李仁 白頭翁 忍冬藤)

大腸虛宜補氣生津(人參 黃耆 麥冬 白芍 蜂蜜 炙草 芝麻 麻仁 天冬 生 地 當歸 蘆薈 白 升麻 蓮子 吳萸 肉果 木瓜 扁豆 葛谷 柴胡 黃柏 防風 連翹 五味 肉蓯蓉 補骨脂 赤石脂)

瀉白散 大腸實 生地二錢 赤苓 芒硝各一錢 陳皮 竹茹 山梔 黃岑 黃柏各五分 薑三片 棗二枚
實腸散 大腸虛 厚朴 肉果 訶子皮 砂仁 陳皮 蒼朮 赤苓各一錢 木香 炙草各五分 薑三 棗二枚附載仲景分別標本方藥標(石膏 葛根)本(槐花 白 芍 麻仁)

治腸癰方十三

通腸飲 [末成] 忍冬藤 歸尾 白芷 皂角刺 乳香 沒藥 甘草 苡仁 花粉 或用礬一兩,黃佔一兩為丸,大妙。
大黃湯 [又] 大黃 朴硝各一錢 丹皮 白芥子 桃仁各二錢 空心溫服,下後以參耆補之。
太乙膏丸 [已成] 元參 白芷 生地 當歸 赤芍 肉桂 大黃各一兩 淨黃丹十二兩
丹皮散 [下膿] 人參 丹皮 白芍 茯苓 黃耆 苡仁 桃仁 白芷 當歸 川芎各一錢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參耆地黃湯 [補益] 人參 黃耆 茯苓 熟地 山藥 丹皮 山萸 薑 棗
牡丹散 [因寒] 人參 丹皮 天麻 茯苓 苡仁 黃耆 桃仁 白芷 當歸 川芎各一錢 官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內託十宣散 [又] 人參 黃耆鹽水浸焙 酒當歸 薑厚朴 桔梗 肉桂 川 芎 防風 白芷 甘草各等分 為末,每三錢,溫酒調服。不飲酒,木香湯調下。一方加白芍。
大黃牡丹湯 [因熱] 大黃 芒硝各錢半 瓜蔞仁 丹皮 桃仁各二錢半 服 此有膿即下膿,無膿即下血。一方有冬瓜仁,無瓜蔞仁。神效。
黃黑散 [又] 大黃一兩取末四錢半 破故紙一兩取末二錢 牛蒡子一兩取末 一錢 黑牽牛一兩取末二錢 上和勻,分二服,每取一帖,蜜水調,空心服,以利為度。
桃仁承氣湯 [積熱死血]  
薏苡仁湯 [煩躁] 苡仁 瓜蔞仁各三錢 丹皮 桃仁各二錢
四物延胡湯 [瘀血] 當歸 延胡索各一錢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五分 桃仁 紅花 牛膝各七分 空心服。大便秘加大黃。
排膿散 [排膿] 黃耆 當歸 金銀花 白芷 穿山甲 防風 瓜蔞仁 連翹 甘草各一錢

腸鳴源流

腸鳴,大腸氣虛病也。惟大腸之氣先虛,故一切病俱湊之,而成是症。大小腸部位,小腸在胃之左。胃下口曰幽門,即小腸上口。小腸盤十六曲,至下口曰闌門,主別清濁,即大腸上口。大腸即回腸,當臍之右,亦盤十六曲,至廣腸。廣腸者,即直腸,至肛門。其所以鳴者,一由中氣虛,若用破氣藥,雖或暫止,亦不愈(宜補中益氣湯加炮薑;)一由臟寒有水(宜理中湯加肉桂、茯苓、 車前;)一由火欲上升,擊動其水(宜二陳湯加黃連、黃岑、山梔;)一由泄瀉(宜升陽除濕,智半湯;)一由下氣,暫止複響(宜益中湯;)一由疾行,如囊裹水之聲(宜河間葶藶丸。)其症雖不同,而其鳴或空或實,或上或下,或高或低,可按而知也。

【腸鳴病症】

《靈樞》曰: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

又曰:腹痛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也。又曰:腸中寒,則腸鳴飧泄。

《入門》曰:腸虛則鳴,又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治腸鳴方六

補中益氣湯 [元氣虛]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柴胡 升麻 陳皮 炙甘草
理中湯 [臟寒]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二陳湯 [火擊水]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智半湯 [泄瀉]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蒼朮四錢 防風二錢 白朮 茯苓 白芍各一錢 薑
益中湯 [下氣] 人參 白朮 黃連 黃岑 枳殼 乾薑 甘草
河間葶藶丸 [疾行] 甜葶藶 澤瀉 杏仁 椒目 桑白皮 豬苓各五錢 蜜丸,蔥湯下,取利。

脫肛源流(肛門癢痛附)

脫肛,大腸氣虛病也。大腸之氣,虛衰下陷,又或兼有濕熱,故成此症。雖治不同, 要以升提為主(宜人參、白朮、升麻、炙甘草。)李士材云;脫肛一症,最難用藥,熱則肛門閉,寒則肛門出,宜內外兼治。誠哉是言也(內宜服磁石散,外宜用鐵鏵湯洗。)總之,脫肛或由於氣虛者,補益為急(宜補中益氣湯重用參、耆、升麻;)或由於胃家之熱,移注大腸者,兼宜清熱(宜四君子湯兼黃連、黃柏;)而外以澀劑煎湯洗之自平。又或脫肛而痛,由熱留於下者,當清理大腸(宜槐花、木香;)由於寒者,急用溫劑(宜理中湯。)此治脫肛之大法也。至其虛實寒熱,變遷不同,是在臨症按脈時,神而明之,庶無差誤。

【脫肛之由】

《回春》曰:脫肛者,肛門翻出也。肺與大腸為表裡,腎主大便,肺腎虛者,多有此症,參耆湯升之。

【脫肛症治】

《直指》曰:脫肛一症,氣聚不散也,裡急而不得出,外脹而不得入,先以枳殼散糝敷,則氣散消矣。又曰:《難經》云,病之虛實,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肛門之脫,非虛之故然哉,其有產婦用力過多,及小兒叫號弩氣,並久痢不止,風邪襲虛,亦有此病(據此,則脫肛之症,《回春》專以腸痔當之,非也,腸痔只脫肛中一症耳)。

《入門》曰:脫肛者,氣下陷也,肺主魄門,肺熱則肛門縮入,肺寒則肛門脫出,必須溫肺補胃,如補中益氣湯加訶子、樗根皮少部,或蝟皮散俱可。其血熱者,四物湯加黃柏、升麻,虛熱者,縮砂散。

肛門癢痛

濕與火病也。大腸有濕,流注於肛門,則作癢(宜秦艽羌活。)甚或生蟲,其癢難當,治法與蟲痔相同(宜神應黑玉丹、 扁蓄湯,外以苦楝根煎湯熏洗。)大腸有火,鬱閉不宣,則肛門作痛(宜七聖丸、 秦艽白朮丸。)甚或大便燥硬弩出,腸頭下血(宜當歸郁李仁湯。)皆當分別。

【肛門名象】

《入門》曰:肛門者,大腸之下截也。一曰廣腸,言其廣闊於大小腸也。又曰魄門,言大腸為肺之府,肺藏魄,故曰魄門也。肛者,言處似車肛形也。

【肛門癢痛症治】

丹溪曰:凡人醉飽行房,忍泄,前陰之氣歸於大腸,木乘火熱而侮燥金,故火就燥也,大便必秘。其疾甚者,必以苦寒瀉火,以辛溫和血燥潤,疏風止痛,是其治也。宜秦艽白朮丸、七聖丸、寬腸丸、當歸郁李仁湯。

治脫肛方七

磁石散 [總治] 磁石?研極細,食前米飲下。
補中益氣湯 [氣虛] 人參 黃耆 當歸 白朮 升麻 柴胡 陳皮 炙草
四君子湯 [胃移熱]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理中湯 [挾寒] 人參 白朮 乾薑 炙草。
皮散 [溫補] 皮 鱉甲各一個燒存性 磁石醋淬七次五錢 桂心三錢
共為末,每二錢,空心米飲下。仍用草鞋底炙熱按入。忌房事。
四物湯 [血熱] 川芎 生地 當歸 白芍
縮砂散 [虛熱] 砂仁 黃連 木賊草 等分為末,每二錢,米飲調下。

治肛門癢痛方六

秦艽蕪活湯 [治癢] 羌活錢半 黃耆各一錢 防風七分 升麻 麻黃 柴胡 炙草各五分 本三分 細辛 紅花各一分此方兼治痔漏成塊下墜,不任其癢者。
神應黑玉丹 [蟲癢] 皮四兩 豬懸蹄二十五只 牛角腮三兩 亂髮 敗棕 各二兩 槐角兩半 苦楝根兩二錢半 雷丸芝麻各一兩 銼碎,磁器內?存性,為末,入乳香去油五錢,麝香二錢,和勻,酒糊丸。先嚼胡桃肉一枚,以溫酒吞下三五十丸,空心、食前、晚三服除根。兼治諸痔。
扁蓄湯 [又] 扁蓄一握,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隔夜先不食,明晨空心飲之,蟲即下。小兒同法。
七聖丸 [治痛] 郁李仁泥一兩半 羌活一兩 煨大黃八錢 桂心 檳榔 木香 川芎各五錢 蜜丸,白湯下三五十丸,微利即愈,切不可快利,其痛更甚。
《脈訣》曰:積氣生於脾臟旁,大腸疼痛陣難當,此藥主之。
寬腸丸 [便閉] 黃連 枳殼等分麵糊丸,米飲下五十丸。
當歸郁李仁湯 [腸出下血] 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錢 枳實七分 秦艽 麻仁 歸梢 生地 蒼朮各五分 煨大黃 澤瀉各三分

胃病源流(胃癰 胃痛)

(足陽明胃脈,起於鼻孔交顛中,傍納太陽之,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人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次注於足太陰脾經。每日辰時,周身氣血俱注於胃。足陽明胃經,多氣複多血。)

脾與胃俱屬土,脾內而胃外,以臟腑言之也。脾陰而胃陽,以表裡言之也。脾主運而胃主化,以氣化言之也。故脾與胃相連,顧胃當相火居正之地,而其地又為太陽少陽部位相合而明之處,故曰陽明。凡三焦膽之所游部,心包絡之所總司,皆與胃同,有腐熟水穀之妙。經曰:陽明者,午也。午為夏之中,相火之本職。又三陽之合氣,故於十二經氣獨盛,血獨旺,熱極多,而心包絡之,代心以主相火者,皆與胃同其央用也。故就胃言之,實營衛之大主,五臟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於人迎,其精充而下輸,則脈湧盛於趺陽。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脈,兩手之外,必兼診兩夾喉動脈之人迎,兩足趺之趺陽,良有以也。說以腎為先天之根,胃為後天之本,胃強則後天強,而先天於以補助,胃絕則後天絕,雖先天足恃,七日不食亦死。故胃雖屬腑,其脈能大見於寸口,而五臟亦待以養也。夫胃之腑既氣獨盛,血獨旺,熱獨多,故其為病,亦皆實熱有餘之症。試觀狂虐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腮腫喉痺,斑黃狂亂,譫妄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罵詈不避親疏。凡其在經、在絡、在腑,無不以氣實血熱為顯症,非以其腑為兩陽合明之故乎。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是實固指氣獨盛、血獨旺、熱獨多所發之病,皆屬有餘而言,非僅燥滿便鞭、下焦堅實之謂也。雖然胃家病雖屬有餘,而亦時形不足,譬如相火既虛,不能為胃蒸化,胃氣即不能旺,氣不旺,即怯而不支,故亦有虛寒之症。試觀灑灑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水聲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脹,陽明之虛寒有如此者,安得泥胃家實之一言,概從有餘治之哉。凡此症病,為實、為虛,皆可按《內經》而繹之者也。

【胃病虛實】

《內經》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東垣曰: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

【胃病症治】

《靈樞》曰: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也。又曰:胃中寒,則手魚際之絡脈多青,胃中熱,則手魚際之絡脈多赤。又曰:面熱者足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堅者,足陽明症,此為胃脈也。《入門》曰:不思飲食,心腹脹痛,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黃肌瘦,怠惰嗜臥,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等症,皆宜平胃散。

《千金》曰:脾胃虛弱,飲食不進,面黃肌瘦,胸膈痞悶,食不消化,或噫氣吞酸,以養胃進食湯治之。東垣曰:胃實宜平胃散,胃虛宜異央散,不進飲食宜養胃進食湯。

【胃絕候】

《內經》曰:胃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脈經》日;胃絕五日死,何以知之? 脊痛,腰中直,不可反複。

胃癰

胃陽遏抑病也。《聖濟總錄》云:胃脘癰,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血肉腐壞,氣逆於胃,故胃脈沉細,陽氣不得上升,人迎熱甚,令人寒熱如虐,身皮甲錯,或咳嗽,或嘔膿血。若脈洪數,膿已成也,急用排膿之劑。脈遲緊,屬瘀血也,急當議下,否則毒氣內攻,腸胃並腐,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癰之可認,茍不嘔膿血,末免他誤矣,瘍家可不知方脈之理乎。據此,則知胃癰之症,端由胃陽之遏。然其所以致遏,實又有因,不但寒也,必其人先有飲食積聚,或好飲醇醪,或喜食煎,一種熱毒之氣,累積於中。又或七情之火,鬱結日久,複感風寒,使熱毒之氣,填塞胃脘,胃中清氣下陷,故胃脈沉細,惟力風寒所隔,故人迎緊盛也。若有此二脈,非胃癰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漸,而治之之法,亦不可混施,如初起寒熱如瘧,咳唾膿血(宜射干湯,)後必有風熱固結,唇口潤動者(宜薏苡仁湯。)有因積熱結聚著(宜清胃散、芍藥湯。)有胸乳間痛,吐膿血腥臭者(宜牡丹散。)宜各因其症,而以藥瘳之也。

【脈 法】

《內經》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也。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胃癰症治】

《靈樞》曰;中脘穴屬胃,隱隱痛者,胃脘痛也。

《入門》曰:外證寒熱如瘧,胃濁,肺益失養,故身皮甲錯,或咳或嘔,或唾膿血,射干湯主之,千金內消散、內消沃雪湯、 東垣托裡散,皆可服。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胃稟沖和之氣,多氣多血,壯者邪不能干,虛則著而為病,偏寒偏熱,水停食積,皆與真氣相搏而痛。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T也,痛必上支兩,裡急,飲食不下,膈咽不通,名曰食痺,謂食入即痛,吐出乃止也(宜肝氣犯胃方。)說以肝木相乘為賊邪,腎寒厥逆為微邪,挾他臟而見症,當與心痛相同。但胃經本病,或滿或脹或嘔吐吞酸,或不食,或便難,或瀉痢,或面浮黃,四肢倦怠。此等本病,必與客邪參雜而見。說胃病有因外吸涼風,內食冷物,卒然痛者(宜二陳湯加草蔻仁、乾薑、吳萸。)有因寒者(宜草果、厚朴、良薑、菖蒲,)寒且甚者(宜蓽澄茄一粒納去核棗中,水草紙包煨存性,或酒或米湯下,日一枚,七日愈。)有因火者(宜清中。)有因瘀血者(宜桃仁承氣湯。)有因氣壅者(宜沉香降氣湯。)有因酒者(宜乾薑、蔻仁、砂仁。)有因痰者(宜南星安中湯,如甚,加白螺螄殼?過一錢,)且有痰火者(宜白礬、朱砂,醋糊丸,薑湯下。)有因諸蟲者(宜剪紅丸。)有因食而按之滿痛者(宜大柴胡湯。)有因虛寒者(宜理中湯。)胃痛形症,有可歷舉如此。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食積痰飲瘀血作胃脘痛,二語正是分明,曷言乎爾。如食積痰飲瘀血,皆儲於胃中者,故其為病而痛,為胃脘痛也。然胃痛必有虛實,總以按之痛止者為虛(宜參朮散,)按之痛反甚者為實(宜梔萸丸,)其大較也。至於痛甚者脈必伏,是又不可不知。其用藥之法,凡痛必須溫散,切不可補氣,以氣旺不通,則反甚也,顧安可忽視乎哉。

【脈 法】

《脈訣》曰:沉弦細動,皆是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胃痛症治】

丹溪曰:凡心胃痛須分新久,明知身受寒、口吃冷而得者,初得時,即溫散,或溫利,稍久則鬱,鬱久則熱,熱久生火,便不可用溫。必以山梔為熱藥向導。又曰:凡痛,宜分寒、熱、蟲、血四條,寒溫之,熱清之,血散之,蟲殺之。又曰:心胃痛,須用劫藥,痛方止,如倉卒散、愈痛散,皆能治之。又曰:心胃痛,用山梔劫藥,又發,前藥必不效,加元明粉一錢即止。又曰:心胃痛時,雖數日不吃飯不死,若痛止便吃物,即複發,必三五日服藥方可吃。

治胃病諸藥要品及方三

  • 胃實宜清熱散結(大黃 枳實 知母 石膏 淡竹葉 葛根 青黛 大青 甘草 夏活草 神# 連翹 山查 麥牙 麥門冬 黃連 陳皮 木瓜 竹茹 金石斛 通草 茯苓 蘆根)
  • 胃虛宜清熱益氣(人參 白朮 蓮肉 陳皮 扁豆子 茯苓 白芍 木瓜 石膏 金石斛 滑石 香茹 厚朴 麥冬 炒澤瀉 葛根 兼寒加生薑、砂仁、 白蔻仁,兼熱加蘆根、蔗漿、竹茹、枇杷葉。
平胃散 [胃實] 蒼朮二錢 陳皮一錢四分 厚朴一錢 甘草六分 薑三片 棗二枚
異央散 [胃虛] 人參 茯苓 白甘草 陳皮 薑 棗
養胃迸食湯 [不食]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草 蒼朮 陳皮 厚朴 神# 麥芽

附載仲景分別標本方藥

  • 標(葛根 升麻 犀角 石膏 知母 升麻葛根湯 白虎湯)
  • 標之本(調胃承氣湯)
  • 本(調胃承氣湯)
  • 本之標(人參白虎湯)
  • 實(能食 大黃 芒硝 巴霜 輕粉)
  • 虛(不能食 白朮 蒼朮 生薑 乾薑 神# 麥芽 草蔻仁 大棗 甘草)
  • 煩(陽,梔子;陰,香豉。陽,肉桂、附子;陰,吳萸、烏頭)
  • 不得眠(煩,山梔、知母;躁,棗仁)
  • 食制則吐謂之嘔(生薑木通湯)
  • 食入則吐謂暴吐(生薑葳蕤湯)
  • 食已則吐謂嘔吐(橘紅半夏湯)
  • 食久則吐謂反胃(水煮金花丸)
  • 食再則吐謂翻胃(易老紫沉丸)
  • 旦食不能暮食則吐(半夏生薑大黃湯)
  • 胃實腸虛能食能便(枳實 厚朴 赤石脂 餘糧丸)
  • 胃虛腸實不食不便(枳實 枳殼 白 蜜理中丸)
  • 胃實腸實能食不便(大黃 巴豆 牽牛)
  • 胃虛腸虛不食能便(白朮 厚朴 枳實 理中湯)
  • 關則不得小便(關者甚熱之氣 關無出之由故曰關 關者氣太盛陰氣不得營也)
  • 格則壅而吐逆(格者甚寒之氣 格無入之理故曰格 格者陰氣太盛氣不得營也)
  • 關格(陰陽俱盛不能相營故曰關 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 口苦(寒則補胃 熱則瀉膽)
  • 舌乾(水多沈液,四君子湯、五物厚腸湯;水多活燥,麥冬飲子)

治胃癰方八

射干湯 [初起] 射干去毛 山梔 赤苓 升麻各一錢 赤芍錢半 白朮五分
薏苡仁湯 [風熱] 苡仁 防己 赤小豆 炙草等分
清胃散 [積熱] 歸身 生地 丹皮 黃連各錢半 升麻三錢 石膏二錢 細辛三分 黃岑一錢二分
芍藥湯 [又] 赤芍 石膏 犀角 麥冬 木通 朴硝 薺苨 升麻 元參 甘草
牡丹散 [臭膿] 丹皮 地榆 苡仁 黃岑各錢半 赤芍 桔梗 升麻 甘草 敗醬各一錢
千金內消散 [癰末成] 大黃三錢 金銀花二錢 酒歸尾錢半 木鱉子 赤芍 白芷 乳香 沒藥 角刺 薑蠶 瓜蔞仁 花粉各一錢 甘草節五分 穿山甲三片 蛤粉炒 水酒煎。
內消沃雪湯 [又] 歸身 白芍 甘草節 黃耆 射干 連翹 白芷 貝母 陳皮 角刺 花粉 穿山甲 金銀花 木香 青皮 乳香 沒藥各五分 酒大黃錢半 水酒煎。
東垣托裡散 [又] 金銀花 當歸各二錢 大黃 牡蠣 花粉 角刺 連翹 朴硝各六分 赤芍 黃岑各四分 水酒煎。

治胃痛方十三

肝氣犯胃方 [食痺] 烏藥汁七匙 枳殼汁五匙 白芍汁二十匙 木香汁五匙 灶心土一錢 炒砂仁三分 將二味煎湯,沖諸汁服。
二陳湯 [因風]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清中湯 [因火] 黃連 山梔 陳皮 茯苓 半夏 草蔻 甘草 加薑
桃仁承氣湯 [因瘀]  
沉香降氣湯 [因氣] 沉香 香附 烏藥 砂仁 甘草 加鹽
南星安中丸 [因痰]  
剪紅丸 [因蟲] 雄黃 木香 檳榔 三稜 莪 貫仲 乾漆 陳皮 大黃
大柴胡湯 [圈食]  
理中湯 [虛寒]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參朮散 [因虛]  
梔萸丸 [因實]  
倉卒散 [劫藥] 山梔四十九個連皮炒 大附子一個炮去臍為粗末 水一杯, 酒半杯,煎七分,入鹽少部服,加川芎一錢尤妙。此方能治氣自腰腹間攣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冰冷垂死者。
愈痛散 [劫藥] 五靈脂 元胡索 莪朮 良薑 當歸 等分為末,每二錢,淡醋湯調服。此方兼治急心痛。

霍亂源流

霍亂,胃虛病也。《內經》有水濕火熱,肝木勝土,厥氣上逆之不同,推而廣之,風寒暑毒之由於外因,飲食鬱結之由於內因者,皆能致病。其症心腹脹痛,嘔吐泄瀉,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吐,先腹痛則瀉,心腹俱痛則吐瀉交作,或手足冷,或自汗,甚而轉筋入腹則死。要皆由中氣素虛,或內傷七情,或外感六氣,或傷飲食,或中邪惡污穢氣,及毒氣。往往發於夏秋,陽熱外逼,陰寒內伏,使人陰陽否隔,卒然而病。偏於陽者多熱,偏於陰者多寒。治法惟以祛脾胃之濕為主,複察所感諸邪之氣而散之。然脾胃有虛實,感邪有陰陽,尤當熟審,向來論治者不一,須參究而歸於的是:如劉河間主火熱。孫思邈主飲食積。朱丹溪極贊為先哲諦論,而複申其說,以為內有積,外有感,陽不升,陰不降。張子和主風、濕、暍三氣合而為邪,其意以濕土為風木所T,又為炎暑蒸鬱,故嘔吐者暑熱之變,泄瀉者土濕之變,轉筋者風木之變。李士材兼主濕熱風暑虛實而分別治之。羅謙甫專主氣不和,故以地漿為治,使氣和而吐瀉自止,其法最妙。古複庵則隨病之緣感,人之虛實,分晰施治,而大旨則重痰,故其法必用蘇合丸以通否塞,次進藿香正氣散加木香吞來復丹以控痰涎;若瀉已甚,不用來復丹;瀉而不吐,胸膈痞悶,必用濃鹽湯探吐;不論已末吐,並服藿香正氣散,間服蘇合丸;吐而不瀉,心腹大痛,頻欲登圃,苦於不通,則以木香、枳殼煎湯飲之;若隔而不下,仍須來復丹引導下行;若吐瀉不止,元氣耗散,或水粒不入,或口渴喜冷,或惡寒戰掉,手足逆冷,或發熱煩躁,揭去衣被,此並非熱,由內虛陰盛也,則用附子理中湯或四逆湯,俱冷服;霍亂已透,餘瀉未止,腹有餘痛,一味扁豆葉煎服。按羅古兩家之法,誠能得治霍亂之三昧者,醫者遵守之可也。然其病因,亦有當細審者:手足厥逆,氣少神清,不渴不熱,小水清白,因於寒也(宜四逆湯加鹽少部;)身熱煩渴氣粗,口苦齒燥,小水短赤,因於暑也(宜黃連香茹飲冷服;)四肢重著,骨節煩疼,胸膈滿悶,因於濕也(宜除濕湯;)腹痛下濁物,因於多食寒冷也(宜六和湯倍用藿香,加木香、紫蘇;)腹痛不可近,因於食積停滯也(宜香砂枳丸加木香、蔻仁;)心胸迷悶,氣結不舒,因於七情內鬱也(宜七氣湯;)霍亂而兼轉筋,因於肝木剋脾土也,卻與肝經血虛轉筋不同(宜平胃散加桂枝、木瓜、柴胡。)以上皆霍亂之兼證所形,即其兼證,遂可知其所感以為治也。總之,邪在上必當吐,即已吐,仍使吐之,以提其氣(宜鹽湯探吐法。)邪在下,必當瀉,量其人之氣稟,病之輕重以投藥(宜於霍亂藥中加大黃。)至霍亂已,只須米湯調養,慎勿便與穀食。若吐瀉過多,四肢逆冷,不省人事,急用製南星末三錢,薑五片煎極熱服,一服可救,或半夏末薑汁服,或白礬一錢沸湯下亦效,然後以藥治之(加味薑附湯,)雖至幾死,但有一點胃氣存者,亦可救(先用前南星末等法,再服回生散。)又如吐瀉既多,津液暴亡,以至煩渴引飲不止(宜麥門冬、茯苓白朮散。)又如吐瀉後虛煩不得眠(宜既濟湯、參胡三白湯,)皆宜察治。至如霍亂後陽氣衰絕,或遺尿不知,氣脫不語,膏汗如油如脂,燥欲食水,四肢不收,或脈微細而舌卷囊縮,皆屬死候。說霍亂輕者,手足溫和,脈來洪大,自然易治;重者厥逆,脈脫,臍腹絞痛,舉體轉筋,尚未入腹,猶有可治,急當溫補以回陽複脈(宜附子理湯、建中湯。)至妊娠霍亂,先吐,或腹痛吐瀉,必由於熱(宜香茹散或加蘇梗,)頭痛體疼發熱,必挾風(宜藿香正氣散去厚朴,加防風、蘇梗,)患此者防損胎。產後霍亂,藏府虛微,飲食不消,觸冒風冷所致也,其有熱而欲飲水者(宜五苓散,)有寒而不欲飲水者(宜理中湯,)有虛冷者(宜附子理中湯或來復丹,)皆宜分別。異鄉人初到他方,不伏水土,亦吐利兼作(宜加正氣散。)若乾霍亂,即俗云絞湯痧,亦由胃氣虛,猝中天地邪惡污穢之氣,鬱於胸腹間,上不得吐,下不得瀉,以致腸胃絞痛異常,胸腹驟脹,遍體紫黑,頭頂心必有紅發,急尋出拔去之,急以三稜鎞針刺委中,擠出熱血,可立蘇,更用新汲涼水入鹽兩部恣飲,得吐瀉即止,委中穴在兩膝下灣橫紋中間兩筋之中,刺入一分,然後用藥治之(宜蘇合香、藿香、檀香、乳香、芒硝、童便、川芎、白芷、蒼朮及二陳湯、藿香正氣散,必效,)切不可用涼藥,但藥必冷服,切忌火酒薑蒜穀氣米飲熱湯,入口即死,慎之慎之。更有進者,乘船坐車,發暈嘔吐,亦屬霍亂之類(宜大半夏湯,)其大吐瀉,渴欲飲水者,往往至於死,急飲童便或己便,可救,或以白礬末一錢,百沸湯點稍溫服。亦可。

【脈 法】

《得效》曰:霍亂脈浮洪可救;微遲而不語,氣少,難治。

丹溪曰:脈多尖或絕。

《醫鑑》曰:脈代者霍亂,代而亂者亦霍亂。又關脈滑為霍亂吐利,又滑而不勻,必是霍亂吐利,脈代勿訝。

《脈訣》曰:滑數為嘔,代者霍亂,微滑者生,澀數兇斷。

《正傳》曰:脈微澀或代散,或隱伏,或虛大,或結促,不可斷以死,脈亂故也。又曰:浮大而洪者為可救,微弱而遲者為難救。

【霍亂所由】

經曰:五鬱之發,發病嘔吐,霍亂注下。

又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又曰:歲土不足,風乃大行,民病飧洩,霍亂體重腹痛,筋骨搖並。啟元子曰:皆脾熱所生也。

《入門》曰:霍亂多責於熱,故夏秋為盛,寒月亦由伏暑。

【霍亂證治】

《入門》圃: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吐利並作。輕者只曰吐利,重者乃曰霍亂,以揮霍變亂也,甚則轉筋入腹必死。

《得效》曰:人之臟腑,冷熱不調,飲食不節,生冷過多。起居失宜,露臥當風,使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睥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穀。致令真邪相干,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心腹疼痛。發作吐利,或兼發熱,頭疼體痛,心腹刺痛,虛煩,或轉筋拘急疼痛,或嘔而無物,或四肢逆冷,煩悶昏塞而欲死。海藏曰:凡霍亂,渴為熱,不渴為寒。

《千金方》曰:陽明屬胃大腸,以養宗筋,吐瀉津液暴亡,宗筋失養,輕者兩腳轉筋而已,重者遍體轉筋入腹,手足逆冷,危甚風燭矣,倉卒間,急以鹽填臍中,炮艾不計壯數,雖已死,而胸中有暖氣者立省,急用木萸散,木瓜、食鹽、吳萸各五錢同炒,加茴香,蘇葉、甘草煎服,再研蒜塗兩足心,雖昏危入腹者亦效。

【霍亂不治證】

《綱目》曰:霍亂轉筋入腹,四肢厥冷,氣欲絕,如脈洪大可治,脈微而舌卷囊縮不治。《得效》曰:兼喘煩躁者不治,脈微遲氣少不語難治。

《入門》曰:大渴大躁大汗遺尿者死,回生散救之。

《回春》 曰:乾霍亂吐瀉不得,胸腹脹硬。而唇青黑,手足冷過腕膝,六脈伏絕,氣喘急,舌短囊縮者死。

治霍亂方二十六

蘇合丸 [總治] 白朮 青木香 犀角 香附 安息香 朱砂訶子 檀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冰片 蓽撥 燻陸香 蘇合香各一兩 共為末,用安息香熬膏,並蘇合香油蜜丸,彈子大,蠟封。
藿香正氣散 [又] 藿香 白芷 紫蘇 茯苓 大腹皮 厚朴 陳皮 白朮 桔梗 半夏 甘草
來複丹 [又] 倭硫黃 硝石 青皮 陳皮 元精石 五靈脂 醋糊丸,每三十丸,空心米湯下。
附子理中湯 [陰盛] 附子 人參 白朮 甘草 乾薑
四逆湯 [又] 附子 乾薑 甘草
黃連香茹飲 [因暑] 黃連 香茹 扁豆 厚朴 甘草
除濕湯 [因濕] 蒼朮 本 羌活 防風 升麻 柴胡
六和湯 [食冷] 香茹 砂仁 半夏 人參 杏仁 赤苓 甘草 木瓜 厚朴 扁豆 藿香
香砂枳丸 [食滯] 木香 砂仁 枳殼 白朮
七氣湯 [情鬱] 半夏 厚朴 白芍 茯苓 人參 桂心 紫蘇 橘紅
平胃散 [轉筋]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建中湯 [回陽] 白芍 桂枝 生薑 甘草 黑棗 飴糖
香茹散 [妊娠] 黃連 香茹 厚朴 甘草。
五苓散 [產後] 茯苓 豬苓 白 澤瀉 肉桂
理中湯 [又] 人參 白朮 甘草 生薑
二陳湯 [乾霍亂] 茯苓 半夏 陳皮 甘草
回生散 [吐瀉過多] 藿香 陳皮各五錢
加味薑附湯 [又] 炮薑 附子 人參各一錢半 炙草七分
麥門冬湯 [煩渴] 麥冬二錢 陳皮 半夏 白朮 茯苓各一錢 小麥半合人參 甘草各五分 薑三片 烏梅一個 一名九君子湯。
茯苓白朮散 [又] 滑石一兩 寒水石 石膏 澤瀉 甘草各五錢 白朮 茯苓 人參 桂枝各二錢半 每末三錢,開水下,薑湯亦可。此方兼治中暑霍亂。
參胡三白湯 [虛煩] 人參五分 柴胡 白朮 白茯苓 白芍 當歸 陳皮 麥冬 山梔 甘草各八分 五味子十粒 薑二片 烏梅一個 燈心一圈
既濟湯 [又] 麥冬二錢 人參 竹葉 炙甘草 半夏 附子各一錢 薑五片粳米百粒
加減正氣散 [不伏水土] 蒼朮二錢 厚朴 藿香 陳皮 砂仁 香附 半夏 甘草各一錢 薑二片 棗一枚 燈心十根
大半夏湯 [船車暈] 半夏 陳皮 赤苓各二錢半 薑五片
鹽湯探吐法 [吐法] 用極鹹鹽湯三碗,熱飲一碗,指探令吐,不吐再服一碗,吐訖仍飲一碗,三吐乃止。此法極良,不傷人。
地漿法 [總治] 於牆陰掘地約二三尺部,入新汲水攪之,澄清服一杯,既取土氣安養中宮,又取牆陰無燥熱氣,又取新汲水能解熱鬱,說陰中之陰,能治陽中之陽也。

諸痿源流

諸痿,熱傷血脈病也。說火熱之邪傷及血脈,皆能發為經筋、骨髓、血脈、肌肉、皮毛之痿。然其病之源,則以肺為主,以肺燥居土,主氣畏火,而行治節,必金清而後氣行,充於一身之筋骨血肉皮毛間,何至於痿。若起居失度,嗜欲無端,飲食非宜,以致火動,熱邪乘金,肺先受剋,內則葉焦,外則皮毛虛弱,由是而著於筋脈骨肉,則病生痿跫。所以然者,肺為諸臟之長,又為心說,一切起居嗜欲飲食,皆足傷氣,氣傷即肺受之而亦傷,且心火上乘肺氣虛而受其乘,必金病為喘鳴,金失清肅,火留不去,故肺熱葉焦,五臟因肺熱自病,氣不行,發為痿跫也。乃古人治痿獨取陽明者,何也?經云:真氣與穀氣並而充身。又云:陽明為藏府之海,陽明虛,則五藏無所稟,不能行氣血濡筋骨利關節,故肢體中隨其不得受水穀氣處而成痿。又云:衝為十二經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絡於督脈,陽明虛則宗筋緩,故足痿不用。統觀經旨,欲除肺熱,必先除陽明之熱,而養其陰,調其虛實,和其逆從,斯宗筋潤,筋骨束,機關利,而病已也。試舉五臟所生痿病言之,經曰:肺氣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而行痿蹩。說肺痿者,皮毛痿也;躄者,足弱不能行也(宜犀角桔梗湯。)經又曰: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說心痿者,脈痿也。下脈指三陰在下之脈。樞折挈者,四肢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挈。脛縱者,縱緩也(宜鐵粉丸。)經又曰:膽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縱而攣,發為筋痿。說肝痿者,筋痿也。膽附於肝,肝熱則膽洩,故口苦。筋膜受熱則血液乾,故拘攣而為筋痿也(宜紫葳湯。)經又曰: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說脾痿者,肉痿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開竅於口,故脾熱則胃乾而渴,且精耗而肌肉不仁也(宜二陳湯加人參、黃耆。)經又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活而髓減。說腎痿者,骨痿也。腰者腎之府,腰貫脊主髓,故腎熱而見證若此也(宜金剛丸。)此五痿者,必外徵之色,肺熱色白而毛敗,心熱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色蒼而爪活,脾熱色黃而肉濡,腎熱色黑而齒槁,必然之理也。而五痿之外,又有屬濕熱者(宜加味二妙丸,)有屬濕痰者(宜二陳湯加、黃柏、竹瀝、薑法,)有屬血虛者(宜四物湯、二妙丸合用,)有屬氣虛者(宜四君子湯、二妙丸合用,再加當歸、地黃、龜板、虎骨,)有屬食積者(宜木香檳榔丸,)有屬死血者(宜歸梢湯,)有屬脾氣太過者必四肢不舉(宜大承氣湯下之,)有屬土氣不及者亦四肢不舉(宜四君子湯加當歸,)有熱而痿厥者(宜虎潛丸,)有痿發於夏者,即俗名疰夏,另詳疰夏條(宜清暑益氣湯。)以上十證,皆痿之屬,非可混治也。昔東垣治痿,總以黃柏為君,黃耆為佐,而無一定之方,隨其證之為痰、為濕、為熱、為寒、為氣、為血,各加增藥味,活潑製方,其真善於治痿者乎。然必其人能休息精神,淡泊滋味,尤是頂門一針。另有陰痿, 則由命門火衰,下焦虛寒之故,另詳本條(宜鹿茸散。)

【脈 法】

《內經》曰:睥脈緩甚為痿厥。《脈經》曰:診人痿蹩,其脈虛者生,緊急疾者死。

《脈訣》曰:尺脈虛弱,緩澀而緊,病為足痛,或是痿病。子和曰:痿脈多浮而大。

【痿病證治】

河間曰:痿謂手足痿弱,無力以運動也。由肺金本燥,燥之為病,血衰不能養榮百骸,故手足痿弱,不能運動。猶秋金旺,則草木痿落,病之象也,痿猶萎也。子和曰:痿之作也,皆五月六月七月之時,午者少陰君火之位,末者濕土庚金伏火之地,申者少陽相火之分,故病痿之人,其脈脬大。丹溪曰:肺金體燥而居上,主氣,畏火者也。脾土性濕而居中,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剛急,肺受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矣。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又曰:痿病切不可作風治,用風藥。

《正傳》曰:蒼朮、黃柏,治痿之聖藥也。又曰:肝腎俱虛,筋骨痿弱,宜加味四斤元、五獸三匱丸;濕熱痿弱,宜神龜滋陰丸、三妙丸、加味二妙丸;長夏暑濕成痿,宜健步丸、四製蒼白丸、清燥湯。

冶痿方二十一

犀角桔梗湯 [肺痿] 黃耆 石斛 天冬 麥冬 百合 山藥 犀角 通草 桔梗 黃岑 杏仁 秦艽
鐵粉丸 [心痿] 鐵粉 銀屑 黃連 苦參 石蜜 龍膽草 龍齒 牛黃 秦艽 丹皮 白鮮皮 地骨皮
紫葳湯 [肝痿] 紫葳 天冬 百合 杜仲 黃芩 黃連 萆薢 牛膝 防風 菟絲子 白蒺藜
二陳湯 [脾痿] 茯苓 陳皮 半夏 甘草
金剛丸 [腎痿] 萆薢 杜仲 肉蓯蓉 菟絲子等分 灑煮豬腎,打泥為丸。
加味二妙丸 [因濕] 歸梢 防己 草解 蒼朮 黃柏 牛膝 龜板
四物湯 [血虛] 川芎 白芍 當歸 生地
二妙丸 [又] 蒼朮 黃柏
四君子湯 [氣虛]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木香檳榔丸 [食積] 木香 檳榔 白朮 枳實 陳皮 香附
歸梢湯 [死血] 歸梢 赤芍 莪 桃仁 紅花
大承氣湯 [睥太過] 大黃 芒硝 厚朴 枳實
虎潛丸 [痿厥] 龜板 黃槄各四兩 熟地 知母各二兩 牛膝三兩半 陳皮七錢 乾薑五錢 白芍一兩半 鎖陽 虎骨 歸各一兩 加附子更妙。酒糊丸。治痿厥如神。
清暑益氣湯 [疰夏] 黃耆 升麻 蒼朮 白朮 人參 神# 澤瀉 陳皮
黃柏 當歸 麥冬 乾薑 青皮 五味子 炙甘草
加味四斤元 [肝腎虛] 酒牛膝兩半 川烏 虎脛骨 肉蓯蓉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五錢 蒸木瓜一個,搗如泥,和酒糊丸,溫酒或淡鹽湯下七十丸。
五獸三匱丸 [又] 鹿茸酥炙、血竭、虎脛骨酥炙、牛膝酒浸、金毛狗脊燒去毛各一兩,共為末,即五獸也。另用附子一個去皮臍,去中心,入朱砂細末一兩填滿,木瓜一個,去皮去中心,入附子於內,以附子末說口,即三匱也。卻以三匱正坐於磁缸內,重湯蒸極爛,和五獸末搗丸,木瓜酒下。血竭一名麒麟竭。
神龜滋陰丸 [濕熱] 龜板酥炙四兩 鹽黃柏 鹽知母各二兩 五味子 杞子 鎖陽各一兩 乾薑五錢 酒糊丸,鹽酒下。此治膏粱之人濕熱傷腎,腳膝痿弱。
三妙丸 [又] 製蒼朮六兩、酒黃柏四兩 牛膝二兩 此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痿弱,或如火烙之熱,皆濕熱也。
健步丸 [長夏暑濕] 防己一兩 羌活 柴胡 滑石 酒花粉 炙甘草各五錢 防風 澤瀉各三錢 苦參 川烏各一錢 肉桂五分 酒糊丸,蔥白、荊芥湯下。
四製蒼白丸 [又] 黃柏二斤,以人乳、童便、米泔各浸八兩,酥炙八兩,浸炙各宜十三次,蒼朮八兩用川椒、補骨脂、川芎、五味子各炒二兩,揀去諸味,只取柏蜜丸,早酒、午茶、晚白湯,各下三五十丸。
清燥湯 [又]
黃耆 白朮各錢半 蒼朮一錢 陳皮 澤瀉各七分 赤苓 人參 升麻各五分 生地 當歸 豬苓 麥冬 神# 甘草各三分 黃連 黃柏 柴胡各二分 五味子九粒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