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經四季補益方七首

素女經。黃帝問素女曰︰男子受氣。陰陽俱等。男子行陽常先病。耳目本其所好。陰痿不起人夭長丁

第二盲喑啞 失神。或多忘誤。心意不安。忽常喜驚恐悲憂不樂。第三之忌。新飽食飲○力未行。

太倉體浮散。癲發乏。之忌。強。四陽。不將禮防。氣腠理開。莖中痛傷。外動肌體。內損腑臟。結發塞耳。目視○○。心中怵惕。恍彰。天生神藥。

黃帝問高陽負曰︰吾知素女明知經脈臟腑虛盈。男子五勞七傷。婦人陰陽隔閉。漏下赤白。或絕產無子。男子受氣陰陽同等。其病緣由。因何而起故欲問之。請為具說。對曰︰深哉問陰汗遂。

春月俯仰。兩膝臏冷。時時熱癢。或時浮腫。難以行步。目風淚出。遠視○○。咳逆上氣。

身體痿黃強茯苓四分(若不消食三分加一) 菖蒲四分(若耳聾三分加一) 山茱萸四分(若身癢三分加一) 栝蔞根四分(若熱渴三分加一) 菟絲子四分(若痿泄二分加一) 牛膝四分(若機閔不利加一倍) (若目KT○三分加一) 防風四分(若風邪三分加一) 薯蕷四分(若陰濕癢三分加一) 續斷四分(若有痔加一倍) 蛇床子四(若痿弱三分加一) 天雄四分(炮若有 四分(若體疼加一倍) 杜仲四分(若絕陽腰
上二十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漸增,以知為度。亦可散服,以菜蕪

又黃帝問曰︰夏三月以何方藥。幸得具聞。對曰︰宜以補腎茯苓丸。療男子內虛。不能食飲疼冷用如
茯苓(二兩食不消加一倍) 附子(二兩炮有風三分加一) 山茱萸(三兩身癢三分加一)杜仲(二兩腰薯蕷(三兩頭風加一) 石斛(二兩陰濕癢三分加加一)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服七丸,日二服,忌生蔥生菜豬肉冷水大酢胡荽等物。

又黃帝問曰︰春夏之療已聞良驗。秋三月以何方藥。對曰︰宜以補腎茯苓丸。療男子腎虛冷。五臟內傷。風冷所苦。令人身體濕癢。足行失顧。不自覺省。或食飲失味。目視KT○。

身針或流涎退場門。或夢寤精便自出。或尿血尿有淋瀝。陰下癢濕。心驚動悸。少腹偏急。四肢酸疼。氣息噓吸。身體浮腫。氣逆胸脅。醫不能識。妄加余療。方用如下。

茯苓(三兩) 防風(二兩) 桂心(二兩) 白朮(二兩) 細辛(二兩) 山茱萸 (二兩) 薯蕷(二兩) 澤瀉(二兩)兩) 芍藥(二兩) 丹參(二兩) 黃(二兩) 玄參(二兩)人參(二兩) 苦參(二兩)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食前服五丸。臨時以酒飲下之。忌酢物生蔥桃李雀肉生菜豬肉蕪荑等。

又黃帝問曰︰春夏秋皆有良方。冬三月複以何方治之。對曰︰宜以○命茯苓丸。療男子下引腰脊。表裡對。足脛短氣。口氣力。倍茯苓(二兩) 白朮(二兩) 澤瀉(二兩) 牡蒙(二兩) 桂心(二兩) 牡蠣(二兩熬) 牡荊子(二兩) 薯蕷(二兩) 附子(二兩) 乾薑(二兩)茱萸(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天門冬(二兩
上二十味搗篩,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先食服五丸。酒飲皆得。忌海藻菘菜鯉魚生蔥豬肉酢等物。

又黃帝問曰︰四時之藥。具已聞之。此藥四時通服得不。對曰︰有四時之散。名茯苓散。不避寒暑。但能久服。長生延年。老而更壯。方用如下。

茯苓 鐘乳(研) 雲母粉 石斛 菖蒲 柏子仁 菟絲子 續斷 杜仲 天門冬(去心)牛膝 五味子 澤瀉 遠志(去心) 甘菊花 蛇床子 薯蕷 山茱萸 天雄(炮) 石韋(去毛) 干
上二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二十日知。三十日病悉愈。百日以上體氣康強。長服。八十九十老公還如童子。忌酢物羊肉餳鯉魚豬肉蕪荑等。

高陽負曰︰凡經方神仙所造。服之療病。具已論訖。如是所擬。說從開辟以來。無病不治。無生不救也。(並出古今錄驗二十五卷中)

五勞六極七傷方一十首

病源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神不脾勞陰濕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二曰血極。令人無顏曰骨極飲食不者。一小便苦血目暗肺傷發落男子浮寸薄養此之放兩肘頭向外。肘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去肘臂之勞。又云︰兩足跟相對坐上。兩足趾相向外扒。兩膝頭柱席兩向外扒使急始長舒兩手。兩向取勢。一一皆急三七。去五取勢寸。冷。又勢二七。努膝向相。來去七用之常去五為食。息十二引去心廣濟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痺。消渴。心下積聚。使人身體潤。服之多情性。補益養精方。

生乾地黃(十二分) 天門冬(十分去心) 乾薑(六分) 菟絲(十分酒漬二宿焙乾別搗)石斛(八分) 當分) 人參(八分) 玄參(菀(六分) 茯苓(八分) 防風(六分) 杏仁(八分骨皮(六分) 椒(三分去目汗)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二十丸,日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忌鯉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大酢蕪荑等。

崔氏腎瀝湯。療五勞六極八風十二痺。補諸不足方。
豬腎(一具去脂膜) 附子(四分炮) 芎 (四分) 牡丹(四分) 桂心(四分) 茯苓(八分) 乾地黃(六分)(八分)當歸(四分) 黃耆(八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腎取一斗一升。去腎納藥,煎取四升。分四服,忌羊肉餳冷水酢生蔥蕪荑胡荽。(古今錄驗同)

又治丈夫五勞七傷。百病無不補之。干漆散方。
干漆(八兩熬令斷煙) 蓯蓉(八兩) 石斛(八分) 枸杞子(一升) 乾地黃(十兩) 遠志皮(五兩) 續斷(五兩) 菟絲子(五兩) 天雄(三兩炮) 桂心(三兩)
上十味搗篩為散。每旦服一匕暮一匕。酒飲皆得。忌豬肉生蔥蕪荑冷水。

又七味干漆散方。(韋都水服不逾月光悅倍常療虛羸無比)
干漆(三兩熬煙斷) 乾地黃(八兩) 芍藥(二兩) 蓯蓉(二兩) 五味子(二兩)食茱萸(四兩) 枸杞子(四兩)
上藥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匕,日二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又五落散。主五勞六極七傷八不足。裡急。胸脅脹滿。背痛頭眩。四肢重。腰膂強。環臍腹有病甚
大黃(六分) 麥門(炙七分去心) 栝蔞(五分) 白薇(七分) 甘草(五分炙) 當歸(十分) 乾地黃(七分)(五分)桂心(三分) 鐵屑(三
上十五味合搗篩,以白蜜一斤棗膏一斤。當蒸之,以溫湯浸之。和 (疏有切)前藥。

令如和加當搜

又落腎散一名腎著散。療腰背痛。少腹攣急。尿難。自汗出。耳聾。陰痿腳冷皆其病候方。
羊腎(一雙作脯炙燥) 磁石(六分研) 天門冬(五分去心) 人參(二分) 防風(三分)天雄(三分炮) 龍分) 乾地黃(四分) 桑白皮
上十五味下篩。空腹以大麥飲下二方寸匕。日五六服,忌鯉魚豬肉冷水蕪荑酢等物。

又枸杞酒。療五內邪氣。消渴風濕。下腦脅間氣。頭痛。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填骨髓。

破積用米(一石為一劑黍糯並得計常釀酒米一石用曲一斗此加五升彌佳其曲唯須上好者末之)枸杞(三十斤去赤皮半寸銼之以水一石浸之三日煮取五斗汁) 生地黃(二十斤洗去土細切共米汁)
上四味。地黃一味。共米同蒸之。三物藥汁。總合得五斗。分半漬米。 半及曲和釀飯。如人肌溫。總和一 。蓋瓮口。經二七日。壓取封泥。複經七日。初一度釀。用麻子二斗多。病退。

千金五勞六極七傷虛損。何謂五勞。五臟病。六極。六腑病。七傷。表裡受病。凡遠思強寒

蓯蓉(七分) 五味子(八分) 地膚子(五合) 續斷(五分) 蛇床子(五分) 車前子(五合) 菟絲子(七合)生(七分) 韭子(五合) 天門冬 龍骨(七分)
上十七味合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鯉魚蕪荑等。(出第十九卷中)

古今錄驗淮南八公石斛萬病散。療五勞七傷。大風緩急濕痺不仁。甚則偏枯。筋縮拘攣。胸心腹減。康健

牛膝(二分) 遠志(二分去心) 續斷(二分) 蛇床子(三分) 菟絲子(三兩酒漬) 蓯蓉(二分) 茯苓(二分)辛(二分)附子(二分炮) 天(二分) 石斛(二分) 雲母粉(二分) 菊花(
上二十二味。隨病倍其分。搗篩為散。先食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以知為度。神良。忌豬味)

又淮南王枕中丸療五勞六極七傷。胃氣不和。發於五臟虛勞。小便或難或數。令人多思。脾氣不和

三丸方。

芎 (二兩) 附子(二兩炮) 桂心(二兩) 甘草(二兩炙)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乾薑(二兩) 蜀椒(二兩汗) 杏仁(四兩去皮尖熬) 白朮(五兩) 當歸(二兩) 大黃(一兩)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五丸。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並出第二十五卷中)

雜療五勞七傷方三首

古今錄驗薯蕷丸。療丈夫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煩熱有時。或冷痺骨疼。

要髖二經伏熱之尚乾薯蕷(二兩) 蓯蓉(四兩) 牛膝(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漬) 杜仲(二兩) 赤石臘(二兩) 澤瀉(二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半) 石膏(二兩炙)
上十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酒空腹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忌大酢蕪荑蒜陳臭物。

又療五勞七傷諸虛。補益及下元。後用甚驗。五石黃 丸方。

黃耆(二兩) 紫石英(二兩研) 赤石脂(二兩) 石硫黃(二兩研) 石斛(二兩)白石脂(二兩) 白礬石(二(二兩) 防風(二兩)(三兩) 人參(二兩) 肉蓯蓉(二兩) 附子(二兩炙) 白朮(二兩)
上二十四味草石各別搗篩。棗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十丸。日三。漸加至三十丸。忌海藻赤石

又大薯蕷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

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服此藥令人肥白。補虛益氣方。

薯蕷(五分) 大黃(六分) 前胡(三分) 茯苓(二分) 人參(二分) 杏仁(三分熬去皮尖) 當歸(十分) 桔草(五分炙加二分) 五味子(四分澤瀉(八分) 阿膠(四分炙) 白朮(二分) 乾 (五分)
上二十四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空腹以酒下三十丸。日再。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曲柴

腰痛方六首

病源腎主腰腳。腎經虛損。風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診其尺脈沉主腰背痛。寸口脈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為督脈腰強痛。

凡是地久痛。又云︰人汗出次。勿企床懸腳。久成血痺。兩足重腰痛。導引法云︰凡學將息人。

先須趾外扒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坐足上。待共內坐相似不痛。始雙豎反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風膝冷。足疼。上氣腰疼。盡自消適金同)范汪腰疼方。

用鱉甲(一枚炙令黃刮削令淨潔)
上一味搗篩。空腹以湯飲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莧菜。(短劇亦主 腰痛)

備急療腰痛方。

用蒴 葉火燎。濃鋪床上。及熱。臥眠上。冷複易之。冬月采取根舂碎熬及熱。準上用。兼療風濕冷痺。及產婦人患傷冷。腰痛不得動。亦用彌良。

又療腰膝髀連腿腳疼酸者方。

杜仲(八兩) 獨活(四兩) 乾地黃(四兩) 當歸(四兩) 芎 (四兩) 丹參(四兩)
上六味切,以絹袋盛,以清酒二斗漬五宿。初服二合,日再服,以知為度。忌蕪荑。

古今錄驗寄生湯。療腰痛方。

桑寄生(四兩) 附子(三兩炮) 獨活(四兩) 狗脊(五兩黑者) 桂心(四兩) 杜仲(五兩) 芎 (一兩) 甘草(二兩炙) 芍藥(三兩) 石斛(三兩) 牛膝(三兩) 白朮(三兩)人參(二兩)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又玄參湯療腰痛方。

玄參(三兩) 人參(三兩) 杜仲(四兩) 芍藥(四兩) 桂心(一兩) 生薑(二兩) 乾地黃(三兩) 白風(二兩) 丹皮(二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日三夜一服,忌生蔥桃李雀肉胡荽蕪荑等。

又杜仲獨活湯。療腰痛方。

獨活(四兩) 生薑(六分) 麻黃(二兩) 桂心(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葛根兩去尖皮碎)乾地黃(二兩)
上十三味切,以水八升。清酒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蔥菘菜海藻豬肉冷水。(並出第十七卷中)

風濕腰痛方四首

病源。勞傷腎氣。經絡既虛。或因臥濕當風。而風濕乘虛搏於腎。腎經與血氣相擊而腰痛,故云風濕腰痛。(出第五卷中)

集驗療風濕客於腰令人腰痛獨活湯方。

獨活(三兩) 生薑(六兩) 乾地黃(五兩) 芍藥(四兩) 防風(三兩) 桂心(三兩) 栝蔞(三兩) 甘草(二兩炙) 麻黃(二兩去節) 干葛(三兩)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酒二升,煎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作。忌海藻生蔥菘菜蕪荑。

(出第五卷中此方比前方 但無杜仲附子杏仁耳)延年療腰痛熨法。

菊花(二升) 芫花(二升) 羊躑躅(二升)
上三味,以醋拌令濕潤。分為兩劑,納二布囊中蒸之。如炊一斗米許頃。適寒溫。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處定即瘥。(集驗范汪同一云酒拌)

又療腰痛大豆熨法。

大豆六升。水拌令濕。炒令熱,以布裹。隔一重衣熨痛處。令暖氣徹。冷即易之。(張文仲處)

又方取黃狗皮裹腰痛處。取暖徹即定。(並出第十五卷中)

腎著腰痛方二首

病源腎主腰腳。腎經虛則受風冷。內有積水。風水相搏。浸漬於腎。腎氣內著。不能宣通。便自

古今錄驗腎著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從腰以下冷。如坐水中。形狀如水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証也。從作勞汗出。衣裡冷濕。久之故得也。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炮) 白朮(四兩) 茯苓(四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腰中即溫。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物。(經心錄方)甘草一兩。乾薑二兩。余同。(出第二十七卷中千金名腎著湯)

經心錄腎著散方。

桂心(三兩) 白朮(四兩) 茯苓(四兩) 甘草(二兩炙) 澤瀉(二兩) 牛膝(二兩)乾薑(二兩) 杜仲(三兩)
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頓服之。日三。忌生蔥桃李雀肉海藻菘菜酢物。(千金同出第四卷中)

腎虛腰痛方七首

短劇腎虛腰痛。治之方。

丹皮(二分去心) 萆 (三分) 白朮(三分) 桂心(三分)
上四味搗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湯服之。忌生蔥胡荽桃李雀肉等。(必效備急范汪同)

又療腰痛少氣。陰弱寒冷。小便清冷瀝滴。陰下濕癢。少腹急。無子息方。

甘草(十四分炙) 續斷(三分) 麥門冬(三分) 薯蕷(三分) 附子(三分炮) 乾薑(二分) 棘刺(四分)
上七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必效同並出第五卷中 一方無乾薑)

備急陶氏腎氣丸。主短氣。腰痛身重。調中補筋脈不足方。

乾地黃(五分) 續斷(五分) 人參(五分) 萆 (三分) 阿膠(三分炙)
上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下十丸。加至二十丸,日再服,忌蕪荑生冷。(出第四卷中)

必效寄生散。療腎虛腰痛方。
桑寄生 鹿茸(炙) 杜仲
上三味,各一分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鹿茸(炙)作散。酒服方寸匕。一味任多少為之。(並出第三卷中范汪亦主 腰痛)古今錄驗療腰痛。皆猶腎氣虛弱。臥冷濕地。當風所得。不時瘥。久久流入腳膝。冷痺疼弱重滯。或偏枯。腰腳疼攣。腳重急痛。獨活續斷湯方。

獨活(二兩) 續斷(二兩) 杜仲(二兩) 桂心(二兩) 防風(二兩) 芎 (三兩) 牛膝(二兩) 細辛(二兩)藥(二兩白者) 乾地黃(三兩)
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溫將息勿取冷。宜用蒴 葉火燎。濃安床上。

後有

又療男子患腰腎疼痛。髀膝有風冷。耳鳴。食飲無味。並有冷氣方。

乾地黃(四兩) 茯苓(三兩) 白朮(二兩) 澤瀉(三兩) 山茱萸(三兩) 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桂心(二兩) 石斛(二兩) 巴戟天(二兩) 防風(二兩) 人參(二兩) 磁石(二兩研)

上十三味搗篩。蜜丸如梧子,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忌桃李雀肉生蔥酢物蕪荑。

腰痛方三首

病源 腰者。謂卒然損傷於腰而致痛也。此由損血搏於背脊所為。久不已。令人氣息乏少。面無顏色。損腎故也。(出第五卷中)

范汪療 腰有血。痛不可忍者方。

桂心
上一味搗末,以苦酒和塗痛處。此令人喜臥可勤用之。再為必瘥。

又療臍腰方。

生地黃
上一味搗絞取汁三升。煎得二升,納蜜一升。和煎之三五沸。日服一升。亦可一日盡三升,以瘥止。甚效。

經心錄療 腰痛方。

桑寄生(二兩) 丹皮(二兩去心) 鹿茸(二兩炙) 桂心(二兩)
上四味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蔥胡荽。(范汪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卒腰痛方七首

病源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其經貫腎絡脊。風邪乘虛卒入腎經。故卒然而腰痛也。(出第五卷中)

集驗療腰卒然痛。杜仲酒方。

杜仲(半斤) 丹參(半斤) 芎 (五兩) 桂心(四兩) 細辛(二兩)
上五味切,以酒一斗浸五宿。隨多少飲之。延年忌生蔥生菜。(經心錄同無桂心出第五卷中)

延年療腰卒痛拘急。不得喘息。若醉飽得之欲死者。大豆紫湯方。

大豆(一升熬令焦)
上一味,以好酒二升。煮豆令熟。隨多少飲。勿至醉。亦云用酒一升。(出第十五卷中)

文仲葛氏療卒腰痛。不得俯仰方。

正立,以小竹柱地。度至臍斷竹。乃以度度後。當背脊灸竹上頭處。隨年壯。灸畢藏竹勿令人知之。(千金同)

又方鹿角長六寸燒
上一味。搗篩為末,以酒服方寸匕。陶雲。鹿茸尤良。(短劇范汪同)

又方桂心(八分) 丹皮(四分去心) 附子(二分炮)
上三味搗篩為末,以酒服一刀圭,日再服。此主脅肋氣痛如打者。忌生蔥胡荽豬肉冷水。(千金同)

又方灸脊 骨上一寸七壯。左右各一寸灸七壯瘥。(備急同)經心錄杜仲酒。療卒腰痛方。

杜仲(半斤) 丹參(半斤) 芎 (五兩)
上三味切,以酒一斗漬五宿。隨性少少飲之。即瘥。(出第四卷中)

久腰痛方二首

病源夫腰痛皆由傷腎氣所為。腎虛而受於風邪。風邪停滯於腎經。與血氣相擊。久而不散。故為久腰痛也。(出第五卷中)

短劇療腰痛。及積年痛者方。

乾地黃(十分) 白朮(五分) 干漆(五分) 桂心(八分) 甘草(五分炙)
上五味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蕪荑等。(范汪同)必效療積年腰痛方。

取一杖令病患端腰立杖,以杖頭當臍中分,以墨點訖。回杖於背。取墨點處當脊量兩口吻。折中分灸兩頭。隨年壯妙。

腰胯痛方二首

廣濟療臍下冷。連腰胯痛。食冷物即劇方。

牛膝(八分) 當歸(八分)黃耆(八分) 芍藥(八分) 濃朴(六分炙) 白朮(八分) 茯苓(六分) 人參(六分) 橘皮(八分) 訶黎勒皮(八分熬) 桂心(六分)
上十一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日再。忌桃李雀肉生蔥酢物。

又療腹中冷氣。食不消。腰胯冷痛者方。

檳榔仁(八分) 當歸(六分) 牛膝(八分) 芍藥(六分) 枳實(八分炙) 人參(六分)白朮(八分) 桂心(六分) 芎 (六分) 吳茱萸(六分) 橘皮(六分)
上十一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若飲酒沖上頭面。宜煮薑棗湯下。飲服亦得。忌桃李雀肉生蔥。(並出第四卷中)

腰腳疼痛方三首

病源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於風冷。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疼痛也。(出第五卷中)

廣濟療患腰腎虛冷。腳膝疼痛。胸膈中風氣。重聽丸方。

石斛(五分) 五味子(六分) 牡丹皮(八分) 桂心(四分) 白朮(六分) 丹參(六分)磁毛石(十分研) 芍藥(四分) 檳榔仁(十分) 枳實(六分炙) 通草(六分) 細辛(四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忌生蔥雀肉桃李生菜胡荽。(出第四卷中)

集驗秦艽散。療風冷虛勞。腰腳疼痛諸病。悉主之方。

秦艽(四分) 白朮(十四分) 桔梗(四分) 乾薑(五分) 附子(三分炮) 牡蠣(熬) 防風(六分) 人參細辛(三分) 甘草(三分
上十五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一方加鐘乳粉一兩。亦好。忌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文仲療腰髀連腳疼方。

杜仲(八兩) 獨活 當歸 芎 乾地黃(各四兩) 丹參(五兩)
上六味切,以絹袋盛。上清酒二斗漬之五宿。服二合。日再。忌蕪荑。(備急同)

腰胯疼冷方二首

廣濟療下冷腰胯。肋下結氣刺痛方。

當歸(六分) 鱉甲(八分炙) 桑耳(八分炙) 禹余糧(八分研) 白石脂(八分)芍藥(八分炙) 濃朴(六分炙) 吳茱萸(六分) 茯苓(六分) 橘皮(六分) 檳榔仁(六分) 人參(六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飲服二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忌莧菜酢物。

延年生石斛酒。主風痺腳弱。腰胯疼冷。利關節。堅筋骨。令強健悅澤方。

生石斛(三斤捶碎) 牛膝(一斤) 杜仲(八兩) 丹參(八兩) 生地黃(切三升曝令乾)
上五味切,以絹袋盛,以上清酒二斗。入器中漬七日。每食前溫服三合。日三夜一服。

加至六七合。至一升。忌蕪荑。(出第一卷中)

腰腎膿水方二首

必效療腰腎病膿水方。

牛膝(六分) 檳榔仁(七枚) 防己(六分) 牽牛子(八分熬)
上四味搗篩為散。空腹以酒下三錢匕,以宜瀉即瘥。如利三五行。即以醋飲止之。慎生冷油膩蒜等物。後以補腎氣湯丸也。

深師療腰疼下膿水方。

石鹽 乾薑 杏仁(去尖) 醬瓣(各等分)
上四味搗,以綿裹導之六七過。下膿水兼下氣妙。瘥止。

虛勞補益方九首

深師黃 湯。療丈夫虛勞風冷少損。或大病後未平複而早縈勞。腰背強直。腳中疼弱。

利諸不足方。

黃 (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麥門冬(二兩去心) 茯苓(二兩) 生薑(三兩)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椒(一兩汗) 芍藥(二兩) 烏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增減量性服之。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生蔥生菜豬肉冷水酢物等。(出第三卷中千金無遠志橘皮蜀椒烏頭有細辛五味子止十四味千金療虛勞補養方。

豬肚(一具淨洗切) 白朮(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服一升。日三。忌桃李雀肉等。

又方豉(二升蒸三斗米下) 薤白(一斤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出第十九卷中)

崔氏腎瀝湯。療腎臟虛勞所傷。補益方。(李子豫增損)羊腎(一具切)黃耆(二兩) 乾薑(四分) 當歸(二兩) 甘草(二兩炙) 黃芩(二兩)遠志(二兩去心) 五(二兩) 大棗(二十枚擘) 桂心
上十七味切,以水一斗九升。先煮腎減四升。即去腎。入諸藥,煮取三升二合,絞去滓。空腹分服八合。日三。忌生蔥醋物海藻菘菜蕪荑等。(出第八卷中)

文仲益州長史蔡淳妻褚氏。所上補益方。

蓯蓉 桂心 菟絲子(酒漬) 干漆(熬) 蛇床子(各三兩並搗為末) 生地黃(一斤切以上好酒一斗漬之晝曝夜漬酒盡則止曝乾搗篩以和前藥)
上六味。蜜和丸如彈丸。酒飲任下二丸。嚼破。日三。楮云︰奴年七十六。患腰腳。服之即瘥。顏色如三十時。常服者髓滿骨中。忌生蔥蕪荑。(出第二十九卷中)

延年鐘乳散。生補虛勞。益氣力。消食。強腰腳無比方。

鐘乳粉(二分) 防風(一分) 人參(一分) 細辛(半分) 桂心(二銖) 乾薑(一銖)
上六味為散。分作三帖。每日溫酒服一帖。食時服。進食不用過飽。亦不得飢。日一服。常飲酒令體中醺醺。若熱煩,以冷水洗手面即定。不用熱食。亦不得大冷。忌生蔥生菜。

(出

又單服鹿角膠。主補虛勞。益髓長肌。悅顏色。令人肥健方。

鹿角膠
上一味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增至二三匕效。

又枸杞根釀酒。療風冷虛勞方。

枸杞根(切一石五斗) 鹿骨(一具炙碎)
上二味,以水四石,煎取六斗。去滓澄清。曲一斗須乾好。糯米一石。炊如常法造酒。

酒熟蜜封頭。然後壓取清酒服之。除風補益悅澤人無比。

古今錄驗調中湯。療虛勞。補益氣力方。

麥門冬(半兩) 乾棗(一兩) 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芍藥(半兩)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忌生蔥海藻菘菜醋物。

補益虛損方七首

延年常服枸杞補益延年方。

春夏采苗葉。如常食法。秋冬采子根,以九月日采子曝乾。十月采根取皮作散。任服。

至於造酒服餌。各有常宜。及羹粥為妙。

又生枸杞子酒。主補虛。長肌肉。益顏色。肥健人方。

枸杞子(二升)
上一味,以上清酒二升 碎。更添酒浸七日。漉去滓。任情飲之。

又生地黃煎。主補虛損。填骨髓。長肌肉。去客熱方。

生地黃汁(五升) 棗膏(六合) 白蜜(七合) 酒(一升) 牛酥(四合) 生薑汁(三合) 紫蘇子(一升研以酒一升絞取汁) 鹿角膠(四兩炙末)
上八味。先煎地黃等三分減一,納蜜酥,以蜜調入膠末。候煎成,以器盛之。酒和服。

又方黃 (三分) 人參(三分) 防風(二分) 茯神(二分) 甘草(八分)
上五味搗篩為散,納前煎中。更煉為丸。服之大效。忌海藻菘菜酢物。(張文仲同)

又生地黃煎。主補虛損。填骨髓。長肌肉。去客熱方。

生地黃汁(五升) 棗膏(六合) 白蜜(一升) 好酒(七合) 牛酥(三合)
上五味先煎生地黃汁如稠糖。攪不停手。次納棗膏蜜煉如糖。煎成可丸如彈丸。日以酒服一枚。日服。漸至二枚。食訖,以酒送含咽並得。無所忌。唯禁蕪荑。(蔣孝璋處)

又地黃煎中加補益鎮心強志力方。

鹿茸(八分炙) 人參(六分) 枸杞子(十二分) 茯神(六分) 乾薑(三分) 桂心(三分) 遠志(二分去心)
上七味搗篩細末。取前地黃煎一升,納藥臼中和搗令勻。丸如梧子大。每食前酒下三十丸,日再服,忌生蔥大酢。(張文仲處)

又枸杞子煎方。是西河女子神秘有驗。千金不傳。又名神丹煎。服者去萬病。通知神理。安五臟。延年長生。並主婦人久無子冷病。有能常服大益人。好顏色。年如十五時方。

枸杞子(三升) 杏仁(一升去皮尖研) 生地黃(研取汁三升) 人參(十分) 茯苓(十分) 天門冬(半斤搗汁乾者末亦得) 白蜜(五升) 牛髓(一具無亦得) 酥(五升)
上九味各別。依法料理。先煎汁等如稀餳,納諸藥煎候如神膏。入水不散即成。一服兩匙。

雖此更安

虛勞羸瘦方五首

病源夫血氣者。所以榮養其身也。虛勞之人。精髓萎竭。血氣虛弱。不能充盛肌膚。故羸瘦顏色如此者崔氏地黃酒。療虛羸。令人充悅益氣力。輕身明目方。(雍州高長史得效)生地黃(肥大者一石二斗搗以生布絞取汁四斗四升) 杏仁(一斗去尖皮雙仁熬搗末) 大麻子(一斗熬搗末) 糯米(一石曝乾) 上曲(一斗五升曝乾細銼)
上五味。先以地黃汁四斗四升。浸曲候發。炊米二斗作飯。冷暖如人肌。 曲汁中和之。候待待去

又療虛羸無比。薯蕷丸方。

薯蕷(二兩) 蓯蓉(四兩) 牛膝(二兩) 菟絲子(二兩酒漬) 杜仲(二兩) 五味子(十分)萸(二兩)赤
上十二味搗篩,以蜜和丸如梧子。食前以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夜一服。無所忌。

唯禁身肥古今錄驗通命丸。療虛勞百病。七傷六極。少氣羸弱。不能飲食方。

茯苓(六分) 甘草(六分炙) 杏仁(六分去皮尖熬) 牛膝(七分) 黃芩(五分)阿膠(三分炙) 防風(四分)分) 乾薑(六分) 乾地黃(七分) 白朮(四分) 蓯蓉(五分) 吳茱萸(三分) 蜀
上二十二味搗篩,以棗膏蜜相拌和作丸。食前服七丸。日三。不知漸增,以知為度。病劇者夜更一服,忌蕪荑鯉魚生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酢等。(出第二十五卷中)

又療體虛少氣。羸瘦不堪。榮衛不足。善驚。胸膈痰冷。而客熱欲冷水飲食,則心腹弦滿。脾胃氣少。不能消食。或時衄血方。

黃 (二兩) 附子(一兩炮) 大棗(十四枚) 甘草(二兩炙) 蜀椒(一兩汗) 生薑(六兩) 芍藥(二兩) 茯苓(二兩) 當歸(二兩) 人參(三兩) 黃芩(二兩) 桂心(二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一。適寒溫。忌海藻生蔥菘菜豬肉冷水大酢。

又療男子虛羸七傷。八公散方。

麥門冬(去心) 石韋(去毛) 五味子 茯苓 菟絲子(酒漬) 乾地黃 桂心
上七味等分。搗篩為散,以飲服方寸匕。日三後食。二十日知。三十日自任意欲行百裡並得。益顏色。久服令人耐老輕身。七十有子。忌大酢生蔥蕪荑。(出第二十卷中)

虛勞食不生肌膚方三首

范汪療男子七傷。面目黃黑。飲食不生肌肉。手足 疼。少腹重急。小便利方。

石斛(六分) 山茱萸(六分) 肉蓯蓉(六分) 牛膝(六分) 五味子(六分) 附子(四分炮) 遠志(六分去心) 桂心(四分) 人參(六分) 茯苓(六分) 菟絲子(八分酒漬) 秦艽(四分)
上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食前服之。忌豬肉冷水生蔥酢物。(出第七卷中 ○一方無牛膝用萆 )短劇黃 湯。療虛勞。胸中客熱。冷癖痞滿。宿食不消。吐噫。脅間水氣。或流飲腸鳴。不生肌肉。頭痛上重下輕。目視○○。惚惚志損。常躁熱。臥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餘瀝。

黃 (三兩) 人參(一兩) 芍藥(二兩) 生薑(半斤) 桂肉(三兩) 大棗(十四枚) 當歸(一兩) 甘草(一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有寒加濃朴二兩。忌生蔥海藻菘菜。(經心錄同出第三卷中)

集驗淮南五柔丸。療虛勞不足。飲食不生肌膚。三焦不調。大便秘澀。此藥和腸臟。並療癖飲百病方。

大黃(一斤) 前胡(二兩) 茯苓(一兩) 細辛(一兩) 蓯蓉(一兩) 半夏(一兩湯洗) 當歸(一兩) 葶藶子(一兩熬) 芍藥(一兩)
上九味搗篩蜜和。搗萬杵。丸如梧子。食前以湯飲下五丸,日再服。加至十丸。忌生菜酢物羊肉餳等。(延年崔氏同出第五卷中)

長肌膚方三首

范汪大行諧散。主強中益氣。補力不足。長養肌肉。通和百脈。調利機關。輕身潤澤。

安定五臟。強識不忘方。

白防己(二兩) 子(五兩) 豬苓(七兩) 六安石斛(二兩) 占斯(四兩一名良無極) 鐘乳(五兩研)皮(七兩) 地膚子(五兩) 澤瀉(二兩)兩) 胡麻(三升熬令香) 當歸(五兩) 覆盆子(五兩) 薔薇(五兩)
上二十一味搗篩。蜜一升。生地黃汁三斤。取汁合令相和。微煎以和前藥。丸如桐子大。曝海藻延年服大豆法。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又能嗜食。瘦人服兩劑。

即令肥充不可識。肥人不得服之方。

大豆五升取肥好者一依作醬法料理取黃
上一味搗末,以絹篩之,以豬肪脂好銷煉如法。去滓,以膏和豆末作團訖,以油帛裹之著瘦人不過兩劑即大肥。服十日已去食不知飽也。秘驗神方。

又甘草丸。主安養五臟。長肌肉。調經脈。下氣。補脾胃。益精神。令人能食。強健倍力方。

甘草(四兩炙) 人參(二兩) 白朮(二兩) 芍藥(二兩)黃耆(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大麥 (二兩熬令黃)
上七味搗篩為散,以棗膏和蜜攪調和藥。令成丸。食後少時,以酒或飲任下五丸如梧子。漸服

腎氣不足方六首

深師療腎氣不足。心中悒悒而亂目視○○。心懸少氣。陽氣不足。耳聾。目前如星火。

消疽痔。一身悉癢。骨中痛。少腹拘急。乏氣咽乾。唾如膠。顏色黑。補腎方。

磁石(二兩研綿裹) 生薑(二兩) 防風(二兩) 桂心(二兩) 甘草(一兩炙) 五味子(二兩) 附子(一兩炮) 玄參(二兩) 牡丹皮(三兩) 大豆(二十四枚)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於銅器中揚三百遍。煮藥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二升八合。分水二短劇增損腎瀝湯。療腎氣不足。消渴引飲。小便過多。腰背疼痛方。

腎(一具豬羊並得) 遠志(二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二兩) 五味子(二合)澤瀉(二兩) 乾地黃兩) 黃芩(一兩) 芍藥(一兩)裡黃皮(一兩)
上十七味,以水一斗五升。煮腎取一斗三升。去腎煎藥。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生蔥蕪荑酢物。

又加減腎瀝湯。療大虛內不足。小便數。噓嗡焦 引水漿。

膀胱引急方。

腎(一具豬羊並可用) 遠志(二兩去心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一兩) 大棗(四十枚)芎 (二兩) 五味子(二兩) 當歸(二兩) 澤瀉(二兩) 桂心(四兩) 乾薑(二兩) 乾地黃(三兩) 黃連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如常法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蕪荑等物。

古今錄驗瀉腎湯。療腎氣不足方。

芒硝(二兩) 礬石(二兩熬汁盡) 大豆(一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再服。當快下。(出第二十七卷中)

又療丈夫腰腳疼。腎氣不足。陽氣衰。風痺虛損。 諸不足。腰背痛。耳鳴。小便餘瀝。風虛勞冷。腎氣丸方。

羊腎(二具炙) 細辛(二兩) 石斛(四兩) 蓯蓉(四兩) 乾地黃(四兩) 狗脊(一兩黑者) 桂心(二兩) 茯人參(二兩) 澤瀉(二兩) 乾棗(一百枚取膏和丸)
上十八味搗篩,以棗膏少著蜜合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胡荽蕪荑酢物。(出第二十五卷中)

經心錄羊腎湯。療腎氣不足。耳無所聞方。

羊腎(一具) 芎 (一兩) 茯苓(二兩) 人參(三兩) 附子(一兩炮) 桂心(二兩) 牡丹皮(一兩) 磁石(二兩) 當歸(二兩) 乾地黃(三兩) 大棗(五枚擘) 牡荊子(一兩碎)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藥腎取一斗。去腎煮取四升。分四服。晝三夜一。忌豬肉冷水生蔥胡荽蕪荑酢物。(出第四卷中)

虛勞裡急方六首

病源虛勞則腎氣不足。傷於衝脈。衝脈為陰脈之海。起於關元。(穴在臍下)隨腹直上至咽喉口脈少腹後。

乾嘔第深師黃 湯。療大虛不足。少腹裡急。勞寒拘引。臍氣上沖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者方。

黃 (三兩) 半夏(一升洗) 大棗(二十枚擘) 生薑(四兩) 桂心(四兩) 芍藥(四兩)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夜再。若手足冷加附子一兩。忌生蔥海藻菘菜羊肉餳。

又大建中湯。療內虛絕。裡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熱。而煩苦酸疼。

不黃 (四兩) 人參(二兩) 大棗(二十枚擘) 當歸(二兩) 桂心(六兩) 生薑(一斤)半夏(一升洗) 芍藥(四兩) 附子(一兩炮) 甘草(二兩炙)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先服後食。忌海藻菘菜生蔥豬羊肉餳冷水等。

又樂令黃 湯。療虛勞少氣。胸心痰冷。時驚惕心中悸動。手足逆冷。體常自汗。補諸不足。五臟六腑虛損。腸鳴風濕。榮衛不調百病。又治風裡急方。

黃 (二兩) 當歸(三兩) 烏頭(三兩炮去皮尖四片入蜜炙之令黃色) 桂心(三兩) 生薑(四兩) 蜀椒(二兩汗) 人參(二兩) 芍藥(二兩) 大棗(二十枚擘) 茯苓(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四升。分服八合。日三夜再。忌生蔥羊肉餳豬肉冷水大酢。(千金有橘皮細辛前胡甘草麥門冬無烏頭蜀椒遠志為十四味)集驗療虛勞裡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方。

黃 (三兩) 桂心(三兩) 甘草(三兩炙) 芍藥(二兩) 生薑(四兩) 大棗(十二枚擘)飴糖(一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納飴糖。令消。適寒溫。服一升。間日可作。

恐是古今錄驗黃 湯。主虛勞裡急。引少腹絞痛。極攣。卵腫縮疼痛方。

黃 (三兩) 甘草(三兩炙) 桂心(二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一斤) 大棗(十二枚擘) 飴糖(半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納糖令消。分服一升。嘔即除飴糖。忌海藻菘菜生蔥。

又黃 湯。療虛勞裡急。少腹痛。氣引胸脅痛。或心痛短氣方。

芍藥(六兩)黃耆(四兩) 甘草(二兩炙) 桂心(二兩) 乾薑(四兩) 當歸(四兩) 大棗(十二枚) 飴糖(六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飴糖令消。分三服,忌海藻生蔥菘菜。(並出第二十三卷中)

虛勞心腹痛方二首

病源虛勞者。臟氣不足。複為風邪所乘。邪正相乾。冷熱擊搏。故令心腹俱痛。(出第三卷中)

古今錄驗療虛勞。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並婦人少腹痛芍藥湯方。

芍藥(六兩) 桂心(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四兩) 大棗(十二枚擘) 飴糖(一斤)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糖。分服七合。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生蔥。(此仲景小建中湯方本雲甘草二兩生薑三兩)

又建中黃 湯。療虛勞短氣。少腹急痛。五臟不足方。

黃 (三兩) 甘草(三兩炙) 桂心(三兩) 生薑(一斤薄切) 飴糖(半斤)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糖,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並出第三卷中)

虛勞偏枯方一首

病源夫勞損之人。體虛易傷風邪。風邪乘虛客於半身。留在肌膚。未即發作。因飲水。

水未也。

古今錄驗主新飲水未散而交接。令人偏枯。身偏不足。乾地黃丸方。

乾地黃(五分) 干漆(四分熬) 萆 (三分) 防風(二分) 椒(一分汗) 附子(二分炮) 烏頭(一分炮)
上七味搗篩,以蜜和丸如梧子。每服三丸。漸加至五丸,酒下。日三,以知為度。忌蕪荑豬肉冷水。(出第二十四卷中)

虛勞骨熱方二首

集驗枸杞湯。療虛勞。口中苦渴。骨節煩熱或寒方。

枸杞根白皮(切五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 小麥(二升洗)
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麥熟。藥成,去滓,分服一升。瘥止。(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虛勞少氣。骨節中微熱。諸疼痛。枸杞湯方。

枸杞葉(十斤) 乾薑(二兩) 桂心(一兩) 甘草(五兩炙) 大麻子仁(二升)
上五味切碎,以河水三斗,煮取九升,去滓,每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二十三卷中)

虛勞虛煩不得眠方八首

病源夫邪氣之客於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者。何也?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肉皮腑。

則陽深師小酸棗湯。療虛勞不得眠。煩不可寧者方。

酸棗仁(二升) 知母(二兩) 生薑(二兩) 甘草(一兩炙) 茯苓(二兩) 芎(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酸棗仁。減三升,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加桂二兩。

忌海藻菘菜酢物。(出第三卷中)

短劇流水湯。主虛煩不得眠方。

半夏(二兩洗十遍) 粳米(一升) 茯苓(四兩)
上三味切,以東流水二斗揚之三千遍令勞。煮藥取五升。分服一升。日三夜再。忌羊肉餳醋物。有半夏必須著生薑四兩。不爾戟人咽。不審古方。何以如此。今改正之。

集驗療虛煩悶不得眠。千裡流水湯方。

半夏(三兩洗) 生薑(四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酸棗仁(二兩) 甘草(二兩炙) 桂心(三兩) 黃芩(二兩) 萆 (二兩) 人參(二兩) 茯苓(四兩) 秫米(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千裡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揚之萬遍。澄清一斗。煮諸藥取三升。

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酢物生蔥。

又煩悶不得眠方。

生地黃(五兩) 香豉(五合綿裹) 人參(二兩) 粟米(三合) 茯苓(四兩) 知母(四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前胡(三兩) 甘草(二兩炙) 枸杞根皮(五兩)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四服,忌海藻菘菜蕪荑酢物。

延年酸棗飲。主虛煩不得眠。並下氣方。

酸棗(二升)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生薑(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去心) 橘皮(二兩陳者) 杏仁(二兩去皮尖碎) 紫蘇(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大酢。

又酸棗飲。療虛煩不得眠。肋下氣沖心方。

酸棗仁(一升) 人參(二兩) 白朮(二兩) 橘皮(二兩) 五味子(二兩半) 桂心(一兩) 茯苓(二兩) 生薑(四兩)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蔥酢物。(蔣孝璋方)

又酸棗飲。主虛煩不得眠方。

酸棗仁(一升) 茯神(二兩) 人參(二兩) 生薑(三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再服,忌酢物。(蔣孝璋處)

又茯神飲。療心虛不得睡。多不食。用此方。

茯神(四兩) 人參(三兩) 橘皮(二兩) 甘草(一兩半炙) 生薑(二兩) 酸棗仁(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蔣孝璋處並出第十一卷中)

病後不得眠方二首

病源大病之後。腑臟尚虛。榮衛未和。故生冷熱。陰氣虛。衛氣獨行於陽。不入於陰。

故不得眠。若心煩而不得睡者心熱也。若但虛煩而不得臥者。膽冷也。(出第三卷中)

集驗溫膽湯。療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湯方。

生薑(四兩) 半夏(二兩洗) 橘皮(三兩) 竹茹(二兩) 枳實(二枚炙) 甘草(一兩炙)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餳。(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虛勞客熱。百病之後。虛勞煩擾。不得眠臥。骨間勞熱。面目青黃。口乾煩躁。偃 (渠斤切煩也)不自安。短氣乏少。食不得味。縱食不生肌膚。胸中痰熱。煩滿憒悶。大竹葉湯方。

甘草(二兩炙) 小麥(五合完用)黃耆(二兩) 人參(二兩) 知母(二兩) 大棗(二十枚擘) 半夏(三兩洗)薑(四兩)前胡(二兩) 芍藥((切一兩)
上十八味切。用東流水二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夜二。不過兩劑。如湯沃雪效。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虛勞百病方五首

廣濟療虛勞百病。腎瀝湯方。

羊腎(一具去脂切八片) 茯苓(三兩) 五味子(二兩) 肉蓯蓉(三兩) 牛膝(二兩) 防風(二兩)黃耆(二兩) 澤瀉(二兩) 五加皮(二兩) 地骨皮(二兩) 磁石(六兩) 桂心(二兩)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腎取一斗。去腎。入諸藥,煎取三升,去滓,分溫服。服中)古今錄驗彭祖丸。無所不療。延年益壽。通腑臟。安神魂。寧心意。固榮衛。開益智慧。寒暑風濕氣不能傷。又療勞虛風冷百病方。

柏子仁(五合) 石斛(三兩) 天雄(一兩炮) 巴戟天(三兩去心) 續斷(三兩)天門冬(三兩去心) 澤瀉(二兩) 菟絲子(五兩) 人參(二兩) 乾地黃(四兩) 薯蕷(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蛇床蓉(六兩) 山茱萸(二兩) 杜仲(三兩) 菖蒲(二兩)
上二十二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服八丸。日再。漸加至十丸。本方與天門冬散方同。

但以瀝。

不複肉冷經心錄鐘乳散。療傷損虛乏少氣虛勞百病。令人丁壯能食。去風冷方。

鐘乳粉(用五分) 附子(五分炮) 白朮(十四分) 防風(十分) 牡蠣(十分熬)栝蔞(十分) 乾薑(五分) 桔梗(五分) 茯苓(五分) 細辛(五分) 桂心(五分) 人參(五分)
上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漸加至二匕。忌食生菜生蔥豬肉冷水桃李雀肉大酢。

又更生散。療虛勞百病方。

防風(十分) 栝蔞(十分) 鐘乳(十分粉) 赤石脂(十分) 海蛤(十分) 乾薑(六分)白朮(六分) 桔梗(五分) 白石脂(十分) 細辛(六分) 人參(五分) 附子(三分炮) 桂心(三分)
上十三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忌豬肉冷水生菜生蔥桃李雀肉等。(出第四卷中一方以一分半為一簿以溫酒一簿日再)

又陸抗膏。療百病勞損傷風濕。補益神效。男女通服之方。

豬脂(三升) 羊脂(二升) 牛髓(二升並煉成) 白蜜(二升) 生薑汁(三升)
上五味。先煎豬脂等。次下薑汁又煎。次下蜜複煎。候膏成收之。取兩匙。溫酒服。又一方。加生地黃三升。忌蕪荑。(出第六卷中)

虛勞陰痿方七首

病源腎開竅於陰。若勞傷於腎。腎虛不能榮於陰氣。故痿弱也。診其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養生云︰水銀不得令近陰。令消縮。(出第四卷中)

廣濟療陰痿不起。滴瀝精清。鐘乳酒方。

鐘乳(三兩研絹袋盛) 附子(二兩炮) 甘草(二兩炙) 當歸(二兩) 石斛(二兩) 前胡(二兩) 薯蕷(三兩) 五味子(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屑(二兩) 牡蠣(二兩熬) 桂心(一兩) 菟絲子(五合)
上十五味切,以絹袋盛。清酒二斗漬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量性飲之效。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蕪荑生冷粘食等。(出第四卷中)

范汪療男子虛勞。陰痿不起。無子方。

杜仲(十分) 蛇床子(八分) 菟絲子(五分酒漬) 遠志(五分去心) 茯苓(四分) 天雄(五分炮) 澤
上十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效。忌豬肉冷水酢物。(出第七卷中)

備急蓯蓉丸。療痿弱。益精氣。男子服之外充。婦人服之內補。百病瘥方。

鐘乳粉(三分) 萆 (三分) 蓯蓉(三分) 乾地黃(六分) 薏苡仁(三分) 菟絲子(四分)
上六味搗篩,以雞子黃棗膏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漸至二十丸,日再服,忌蕪荑。

又遠志丸。療男子痿弱丸。

續斷(二兩) 薯蕷(二兩) 遠志(二兩去心) 蛇床子(二兩) 肉蓯蓉(二兩)
上五味搗篩,以雀卵和丸如小豆,以酒下七丸至十丸。百日知之。神良。

文仲療陰下濕癢。又痿弱。粉散方。

白粉 乾薑 牡蠣(各三分熬)
上三味搗篩為散。欲臥時粉陰下。至起亦粉。粉盛疏布袋中撲之佳。此大驗。又方。加麻黃根三兩。

又方礬石(熬令汁盡) 蛇床子 黃連(各三分)
上三味為散。粉之同前。

經心錄雄鵝散。療五勞七傷陰痿。十年陽不起。皆繇少小房多損陽。神女養母得道方。

雄鵝(十分熬) 石斛(三分) 巴戟天(二分) 天雄(二分炮) 五味子(二分) 蛇床子(二分) 薯蕷(二分) 菟絲子(二分) 牛膝(二分) 遠志(二分去心) 蓯蓉(五分)
上十一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亦可丸服。日三。忌豬肉冷水。(出第四卷中)

虛勞小便利方五首

病源此繇下焦虛冷故也。腎主水。與膀胱為表裡。膀胱主藏津液。腎氣衰弱。不能製於津液。胞內虛冷。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出第四卷中)

溲師黃 湯。療虛乏。四肢沉重。或口乾吸吸少氣。小便利。諸不足方。

黃 (三兩) 茯苓(二兩) 桂心(二兩) 芍藥(二兩) 甘草(一兩) 半夏(三兩洗) 生薑(五兩) 當歸(一兩) 大棗(三十枚) 人參(二兩) 桑螵蛸(二十枚熬兩片破)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服一升。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大酢。(出第四卷中)

又療虛勞。腹滿食少。小便多。黃耆建中湯方。

黃 (三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三十枚) 桂心(二兩) 芍藥(四兩) 生薑(四兩)人參(二兩) 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古今錄驗同出第十九卷中)

又阿膠湯。療虛勞。小便利而多。有人虛勞服散。又虛熱盛。當風取冷。患香港腳喜發動。兼小便利。脈細弱。服此方。利即減。

阿膠(二兩) 乾薑(二兩) 麻子(一升搗碎) 遠志(四兩去心) 附子(一枚炮)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銷。分三服。一方云︰小便利多。

日夜數十行。一石五斗者良。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

短劇黃 湯。療虛勞少氣。小便過多方。

黃 (二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大棗(三十枚擘) 芍藥(二兩) 乾地黃(二兩) 黃芩(一兩) 桂心(二兩) 生薑(二兩) 當歸(二兩) 甘草(二兩炙)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豬肉冷水。(出第十卷三中一方有黃連一兩)必效療虛勞。下焦虛冷。不甚渴。小便數。黃耆建中湯方。

黃 (三兩) 桂心(二兩) 人參(二兩) 當歸(二兩) 芍藥(三兩) 生薑(八兩) 膠飴(八兩) 大棗(三十枚)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七味取三升,去滓,下飴烊銷。分三服。若失精加龍骨一兩。

白蘞一兩。忌生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