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証門

病機

黃帝問曰︰痺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六月也。)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又曰︰血凝於膚者為痺。

《靈樞‧周痺篇》曰︰周痺之在身,上下移徙隨脈,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何道使然?岐伯曰︰此眾痺也,非周痺也。凡眾痺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周痺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上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命曰周痺。

病機

岐伯曰︰凡痺之客於五臟者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

所謂邪者,皆風寒濕之三氣也。重感於肺者,則皮無所知,煩滿喘而嘔。感於心者,則血脈不通,心下鼓,暴上氣逆,喘,嗌乾善噫;感於肝者,則筋攣,夜臥驚恐,飲多而小便數;感於腎者,則骨重不可舉,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感於脾者,則四肢倦怠,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病機

五痺之外有腸痺、胞痺、血痺、熱痺証候之異。腸痺者,其病數飲,中氣喘滿,時作飧泄,小便不通;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血痺者,邪入於陰血之分,其狀體常如被風吹,骨弱勞瘦,汗出,臥則不時搖動;熱痺者,蓋臟腑積熱,複遇風寒濕三氣而客於經絡,留而不行,陽遇其陰,故為熱痺,翕然而悶也,肌肉極熱,體上如鼠走之狀,皮膚色變。

病機

帝曰︰痺証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為痺熱。多汗濡者,此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勝,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痺之為病,寒多則痛,風多則行,濕多則著。在骨則重而不舉,在筋則屈而不伸,在肉則不仁,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皮則寒。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痺逢寒則急,逢熱則縱。

治法

痺之為証,有筋攣不伸、肌肉不仁,與風証相似。故世俗多類於風痿痺之証混同通治,此千古之弊也。大抵固當分其所因。風則陽受之。痺為風寒濕所感,則陰受之,為病多重著沉痛。痿因血少氣虛,火盛克金,肺葉燥枯,宗筋不潤,肝木乘勝,脾土受傷,飲食少,四肢倦,為精血虛耗,故筋骨痿而不用。治宜潤燥、養血、滋陰,非若痺之氣血凝滯,留而不行,或痛而手足為之麻木不仁,治以行氣勝濕為主。三証雖大略相似,而所以施治迥然不同。執事者其辨諸。

治法

痺因虛而感風寒濕之邪氣,有在肌膚血脈淺深之異。入腑者,多死。昔人經論雖詳,而方未盡其變。今悉考証區別,具眼者識之。

脈候

《脈經》曰︰肺澀而緊者為痺痛。嚴氏曰︰其脈大而澀為痺,脈來急亦為痺。寸口關上脈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藥方

(《濟生》)五痺湯 治風寒濕三氣客留肌體,手足緩,麻痺不仁。

羌活 白朮 防己 片薑黃(各一錢) 甘草(一錢)
水盞半,薑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濟生》)蠲痺湯 治手足冷痺,腰痛沉重及身體煩痛,背項拘急。

當歸(酒浸) 赤芍藥 黃 片薑黃 羌活(各二錢) 甘草(五分)
上水盞半、薑五片、紅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一方加防風。

三痺湯 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痺等疾皆治。

人參 黃耆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 杜仲(薑汁炒) 川續斷 防風桂心 細辛 白茯苓 秦艽 川 牛膝 川獨活 甘草(各等分)
上水三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五分,不拘時服。

活絡丹 治風濕痺痛、諸藥不效。

白朮 當歸 羌活 獨活 川芎(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盞半,薑五片,煎七分服。

舒經湯 治氣血凝滯,經絡不行,臂痛不可忍。

羌活 白朮 當歸(各一錢) 片薑黃(二錢) 甘草 赤芍藥(五分) 海桐皮(一錢)
上水煎服。

烏藥順氣散(方見風門) 治五痺。

乳香定痛丸 治諸痺,風濕流注,骨節疼痛麻痺。

蒼朮(五兩,米坩浸) 五靈脂(二兩) 草烏(五兩,去皮) 自然銅(二兩,火醋淬) 乳香(兩半) 沒藥 羌活 當歸尾(各一兩) 兩頭尖(去皮生用,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下。

仙傳史國公浸酒方 治諸風五痺,左癱右瘓,口眼喎斜,四肢疼痛,七十二般風,二十四般氣,其效不可盡述。

當歸 虎脛骨(酥油炙) 川羌活 川萆 防風(各二兩) 秦艽(四兩) 鱉甲(一兩,醋炙) 川牛膝(酒浸) 松節 晚蠶砂(炒,各二兩) 枸杞子(五兩) 乾茄根(八兩,飯上蒸熟) 蒼耳子(四兩,炒捶碎) 一方加白花蛇一條,一方加尋風藤二兩。

上十四味用無灰酒一大壇,將絹袋盛藥懸於酒內,密封固,候十四日後,開壇取酒。

取酒時不可面對壇口,恐藥氣沖人面目。每飲一盞,毋令藥力斷絕,飲盡病痊。將藥渣晒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溫酒下。忌食動風辛熱之物。此藥可以常服。

五加皮浸酒方 治一切風濕相搏,腰腿疼痛,並風痺,四肢攣急,皮膚搔癢,大補五勞七傷,和氣生血,久服神效。

五加皮(五兩) 南木香(二兩)上為粗末,用生絹袋盛之,以好酒一壇浸,用 裹封口,入鍋內煮一時,取出浸二七日,開壇。空心臨臥隨意飲二杯。

黃 酒 治風濕痺。身體頑麻,皮膚搔癢,筋脈拘急,言語謇澀。

黃 防風 天麻 官桂 當歸 白朮 虎骨 雲母粉 木香 仙靈皮 甘草(炙) 茵子葉 白芍藥 川續斷 萆 石斛(去根各一兩)上用絹袋盛,以好酒一升浸之,春五、夏二、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盞,溫暖服之,常令酒氣相續為佳。

萬病無憂酒除百病,理風濕,烏須發,健腰膝,快脾胃,進飲食,治傷損,補虛怯,消積滯,滋血養氣,明目清心。

防風 白芷 五靈脂 川牛膝 台芎 荊芥穗 甘草 天台烏藥 八角茴香 木瓜 地骨皮(各一兩) 乳香 沒藥 南木香 羌活(各五錢) 赤芍藥(二兩) 五加皮(兩半)故紙(炒) 自然銅(製) 威靈仙(各二兩) 當歸(二兩) 紫荊皮 杜仲(製,各半兩) 黑小豆(二兩,炒,去皮)上 咀,生絹袋盛之,以無灰酒一大壇,入藥在內,密封壇口。春秋浸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後開壇取酒,溫飲之。或晨昏午後隨量常飲不絕。去風活血和氣,大有神效。

秘傳藥酒方 治男子婦人風濕相搏,腰膝痛,或因坐臥濕地,雨露所襲,遍身骨節痛,風濕香港腳,並皆治之。

麻黃 白芷 桔梗 芍藥 當歸 川芎 肉桂 半夏 防己 甘草(各一兩) 陳皮濃朴 枳殼 烏藥(各二兩) 蒼朮 檳榔(兩半) 川牛膝(二兩) 川木瓜 獨活(各兩半) 杜仲(製,二兩)上銼粗末,以絹袋盛之,用無灰酒三斗浸於壇內,密封壇口,鍋內重湯煮一時,然後取出,過三日開,取酒飲之,量飲,一日三次。渣晒乾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下。

藥方

神應丹 治風痺,四肢不舉,手足麻木。

麻黃(去根節,二斤,用河水一斗熬膏用) 甘松 蒼朮 桑白皮 白芷 萍葉(七月半采) 苦參 川芎(各一兩)上末,以膏和,彈子大。臨臥溫酒化一丸,於暖室出汗。三日再汗。

通氣防風湯 治諸痺,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

羌活 獨活(各一錢) 防風 甘草(炙) 本(各五分) 川芎 蔓荊子(各一錢)上水鐘半煎七分,熱服出汗。

薏苡仁湯 治手足流注,疼痛,麻木不仁,難以屈伸。

薏苡仁 當歸 芍藥 桂心 麻黃(各一錢) 甘草(五分) 蒼朮(米坩浸一宿炒,二錢)上水二鐘、薑五片,煎八分,食前服。有汗去麻黃。有熱去桂。

如意通聖散 治風濕注痺走痛。

麻黃 防風 川芎(各一錢) 罌粟殼 當歸 丁香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盞煎八分,去渣,入乳沒少許,再煎一沸,熱服出汗。

茯苓湯 治風寒濕痺,留著不去,四肢麻痺,拘攣急痛。

赤茯苓 防己 川芎 桑白皮(各一錢) 官桂(五分) 芍藥 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方入眾藥) 當歸 甘草(炙,八分)水二鐘、棗三枚,煎一鐘。空心睡時各一服,食薑粥取汗出。

(《良方》)通痺散 治腰以下至足,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痺,兩足至膝冷如冰,不能自舉,或因酒熱立冷水中,久成此疾。

天麻 獨活 當歸 川芎 白朮 本(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熱酒調下。

(《靈樞》)熨汗法 治大人寒痺,刺而熨之,周痺、眾痺,尤宜用此。

醇酒(二十斤) 蜀椒(一斤) 乾薑(一斤) 桂心(一斤)上三味咀片浸酒中,用綿絮一斤,白綿布四丈,並納酒中,泥封壇口,勿泄氣。將壇煨馬糞火中五日,夜取出布絮晒乾。複入酒中漬之,又晒又漬,酒盡為度。渣亦晒乾,並絮填入布內,以布為夾複如小褥。複成,用桑炭火炙複,熱裹刺痺處,令熱入於病所。寒複炙之,熱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複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內中,勿出見風。每刺必熨,如此則痺痛愈矣。

熏蒸方 治腎氣衰弱。脾腎肝三經受風寒濕,停於腿膝,使經絡散而不行,變成腳痺,故疼痛。此藥和榮衛,通經絡,治痺証之法。

小椒(一撮) 蔥(三大莖,細切) 鹽(一把) 小麥麩(約四五升) 酒(一盞) 醋(不枸多少,拌和前件麩子至潤為度)上放銅器內,炒令極熱,攤臥褥下,所患腿腳就於熏蒸上蓋衣被,臥一時,要汗出為妙,勿見風。

桂枝五物湯黃 桂枝 芍藥(各二錢) 生薑(五片) 大棗(三枚)
上水二盞,煎服。

藥方

(治寒氣勝者為痛痺)

芎附散 治五種痛痺,白腿臂間發作不定者。

小川芎 附子(泡去皮臍) 黃 防風 白朮 當歸(酒洗) 熟地黃 桂心 甘草(炙) 柴胡(各等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空心服。

(《三因》)附子湯 治骨節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縱緩,遍體酸疼。

附子(生,二錢) 官桂 人參 白芍藥(各一錢)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八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十味銼散 治中風血弱,臂痛連及筋骨,舉動難支。

附子(炮) 黃耆 當歸 白芍藥(各一錢) 川芎 防風 白朮(各七錢) 茯苓肉桂(五分) 熟地黃(酒洗焙乾,二錢)
上水二盞,舊三片、棗二枚,食後臨臥服。

續斷丸川續斷 川萆 當歸 川芎(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五錢) 天麻 附子(炮)防風(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四十丸,溫酒下。

神效左經丸 治諸風寒濕痺,麻木不仁,肢體手足疼痛,極效。

蒼朮(米泔浸,) 草烏(去皮) 蔥白 乾薑(各四兩)上四味搗爛,裝入瓶內,按實,密封瓶口,安於暖處,三日取出,晒乾入後藥。

金毛狗脊(二兩) 破故紙(酒浸焙乾) 本 白芷 撫芎 小茴香(炒) 穿山甲(炮) 川牛膝(酒浸,各二兩) 川烏(炮) 木瓜 白附子 虎脛骨(酥油炙) 乳香(炙) 沒藥(炙,各一兩,另研)
上為末,酒打糊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酒下。

烏頭湯 治風寒濕痺,流注經絡,筋脈拘攣,不能轉側,亦治香港腳。

烏頭 附子 細辛 桂枝 秦艽 官桂 甘草 白芍藥(各七分) 防風 乾薑 當歸白茯苓 獨活(各一錢)
上水盞半,棗二枚,煎八分,空心服。

凡中風及風痺等疾,皆積宿之久,非一日所能攻。可大劑,久而服之,取效,加以灸法,無不愈者。《唐書》載王太後中風,喑默不語,醫者煎黃 湯數斛以熏之得瘥,皆此類也。今人服之五劑,便欲責效,可怪也。

乳香宣經丸 治風寒濕痺,四肢拘攣,筋骨疼痛,行步艱難。

乳香(另細研,八錢) 萆 (四兩) 木香(八錢) 五靈脂(一兩) 黑豆(三合,生用二兩) 附子(製,八錢) 川楝子 小茴香(炒,各二兩) 防風 草烏(炒) 黑牽牛(生) 威靈仙 烏藥 陳皮(各四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十丸,漸加五十丸。

烏頭粥治風寒濕,麻木不仁。

烏頭(不拘多少、生研為末)上每用香熟白晚米二合,入藥末四錢,同米以砂罐煮作稀粥、不可太稠。下生薑汁一匙,白蜜三匙,攪勻,空心溫啜之為佳。如中濕多,更入薏苡仁末二錢。服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隨及腫痛不能舉者,有此預防之。左氏云︰風淫四末,謂四肢為四末也。脾主四肢。

風邪客於肝則淫脾,脾為肝克,故病在四末。滋谷味引風濕之藥徑入脾經,以祛邪養正,故四肢得安。此劑極功,予常製此方,以授人服,良效。

藥方

茯苓湯 治肢體手足麻痺,多唾眩冒。

赤茯苓 半夏(製) 橘紅(各一錢) 枳實(麩炒) 桔梗 甘草(各五分)
上水盞半,生薑七片,煎服。

芎活湯 治水飲停留高,注入經絡,背痛皆因脾土有虧,平日多飲水漿不能傳化所致。

川芎 獨活 半夏 陳皮(去白) 茯苓 甘草(炙) 枳殼 白朮(各一錢)
上水二盞、薑七片,煎八分,半飢溫服。

茯苓丸 治痺痛,兩臂不能舉,左右時複轉移,由伏痰飲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行,上與氣搏,四肢不用。

茯苓(二兩) 半夏(四兩) 枳殼(麩炒,一兩) 風化朴硝(三錢)
上為末,薑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控涎丹 治人忽患胸背,手腳腰胯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意謂走注是風,用藥、針、灸皆無效。又疑風毒欲結癰疽,亂以藥敷,亦非也。

此乃是痰涎伏在胸膈上下,變為此疾。或令人頭痛不可舉,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臥喉中如鋸聲,口角流涎,手腳重,腿冷痺,氣脈不通。誤認為癱瘓。

亦非也。但以此藥,不過數服,其病如失。

甘遂 大戟 白芥子上等分為末,糊丸,食後臨臥薑湯下五七丸或十丸,量人用。

藥方

防風湯 治血痺,皮膚不仁。

防風(一錢半) 獨活 當歸 川芎 秦艽 赤芍藥 黃芩(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細辛 杏仁(各一錢)
上水二盞、生薑五片,煎服。

萆 丸 治血痺手足 麻不仁,游走無定,風痺等症。

萆 (炙) 山芋 牛膝(酒洗) 山茱萸(去核) 熟地黃(焙) 澤瀉(各一兩) 狗脊(去毛) 地膚子(炒) 白朮(各五錢) 干漆(炒煙盡) 天雄(炮去皮臍) 車前子 蠐螬(各三錢) 茵芋(去皮臍,一錢)上除蠐螬生研外,搗為細末,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下。

黃 酒(一名小黃 酒) 治血及諸痺甚者,四肢不遂,風寒濕痺,舉體腫滿,疼痛不仁。兼治風虛痰癖,四肢偏枯,兩腳軟弱,手不能上頭,或小腸縮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水,脅下有積飲,夜夢悲愁不樂,恍忽善忘。由風虛,五臟受邪,或久坐,腰痛耳聾,率起眼眩,頭重,或舉體腫痛,胸中痰滿,心下寒疝及治婦人產後餘疾並治。

黃 獨活 防風 細辛 牛膝 川芎 附子(炮去皮臍) 甘草(炙) 川椒(去目並合口者,炒出汗,各三兩) 川烏(炮去皮臍) 山茱萸肉 秦艽 干葛(各二兩) 官桂(去粗皮) 當歸(各二兩半) 大黃(生銼) 白朮 乾薑(炮,各一兩)上 咀,以生絹袋盛之,清酒一斗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初服二合,日二次,夜一次。漸增以微醉為度。虛者加肉蓯蓉二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一兩,下痢加女蕤仁二兩,心下多忘加人參、遠志、茯苓二兩。酒盡可更以酒二斗,重浸服之。渣晒乾為末,酒調二錢。

藥方

導痺湯 治脈痺,血道壅塞。

半夏(炮) 官桂(各五分) 黃 白茯苓 當歸 遠志(去心) 龍齒 人參 甘草(炙。各七分) 茯神(去木) 枳實(麩炒) 桔梗(各五錢)
上水二盞,先煮粳米一合,將熟去米入藥,生薑五片、棗二枚,煎一盞,不拘時溫服。

人參丸 治脈痺,通行血脈。

人參 麥門冬(去心) 茯神(去木) 赤石脂 龍齒 石菖蒲 遠志 黃 (各一兩) 熟地黃(二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五百杵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清米飲送下。

藥方

利膈散人參 白朮 陳皮 赤茯苓 前胡(各一錢) 乾薑 桂心 訶子 甘草(各三分)
水二盞,薑五片,煎七分,頻頻服之效。

半夏湯 治胸痺,心下堅痞,痛連背脊,短氣煩悶。

半夏(製) 栝蔞仁(各二錢) 薤白(切,二合)
上水二盞、薑五片,煎一盞。食前溫服,每日二服。

豆蔻湯 治胸痺,心下堅痞。

白豆蔻仁(打碎) 官桂 木香 人參(各五分) 京三棱 陳皮 神曲 麥芽(各八分) 乾薑(炮) 甘草(炙,各三分)
上水二盞,薑三片、鹽少許,煎七分,食前溫服。

枳實散 治胸痺,心下堅痞,胸背拘急,心腹不利。

枳實(麩炒) 赤芍藥 陳皮(去白) 前胡(各一錢) 木香(五分,磨)
水盞半,薑三片煎,食前溫服。

藥方

腎瀝湯 治胞痺,小腹急痛,小便赤澀。

麥門冬 五加皮 犀角(鎊,各一錢) 杜仲 桔梗 赤芍藥 木通(各五分) 桑螵蛸
上水盞半,加入羊腎一只,去脂膜,切細竹瀝少許,同煎一盞,去渣,空心頓服,日再服。一方有桑皮無螵蛸。

藥方

吳茱萸散 治腸痺,寒濕內搏,腹痛滿,氣急,大便飧泄。

吳茱萸(湯泡,焙乾) 乾薑(炮) 甘草(炙) 肉豆蔻(各五錢) 砂仁 神曲白朮(各一兩) 濃朴(薑汁炒) 陳皮 良薑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米飲下。

藥方

羚羊角散 治筋痺,肢節束痛。

羚羊角 薄荷 附子 獨活 白芍藥 防風 川芎(各等分)上水蓋半,薑三片,煎七分服。

舒筋丸 治筋骨不能屈伸。

海桐皮 沒藥 血竭 木香(各二錢) 肉桂 牛膝 虎骨 防風 木瓜 天麻(各二錢半) 乳香(三錢) 甜瓜仁(五錢) 沉香 楮實子(各一錢半) 當歸 自然銅(各一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用溫酒下。未眼藥,先飲酒半盞,後服藥。

藥方

羌活湯 治皮痺,皮如蟲走,腹脅脹滿,大腸不利,語不出聲。

羌活 細辛 附子(炮去皮臍) 沙參 羚羊角(鎊) 白朮 五加皮 生地黃 官桂枳殼(麩炒) 麻黃(去節) 白蒺藜 杏仁(炮去皮尖,五錢) 丹參 萆 五味子石菖蒲 木通 檳榔 郁李仁(泡去皮) 赤茯苓(等分)
上水盞半、薑五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藥方

升麻湯 治熱痺,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口反縮,皮色變紅黑。

升麻 茯神 人參 防風 犀角(鎊) 羚羊角(鎊) 羌活 官桂
上水二盞、薑三片、竹瀝少許,煎服。

防風湯丸 治熱痺。

防風 羌活 茯神 五加皮 枳實 牛膝 桂心 麥門冬 人參 玄參 薏苡仁 生地黃 芍藥 丹參(各一兩) 檳榔(二兩) 磁石(四兩,火 醋淬) 大黃 松子仁 木香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藥方

巴戟天湯 治冷痺,腳膝疼痛,行步艱難。

巴戟天(去心,一錢) 附子(製) 五加皮(七分) 川牛膝(酒洗,一錢) 石斛甘草(炙) 萆 白茯苓 防風 防己(各五分)
水二盞,薑二片,煎八分,空心服。

藥方

犀角散 治心痺,神恍惚,恐畏悶亂,不得睡,志氣不寧,語言錯。

犀角 羚羊角 人參 沙參 防風 天麻 天竺黃 茯神 升麻 獨活 遠志 麥門冬甘草(各一錢) 龍齒 丹參(各五分) 牛黃 麝香 龍腦(各一分)
上為末,和諸藥重研,令極細。每服錢半,不拘時,麥門冬湯調下。

藥方

人參散 治肝痺,氣逆,胸膈引痛,睡臥多驚,筋脈攣急,此藥鎮邪。

人參 黃耆 杜仲(酒炒) 酸棗仁(微炒) 茯神 五味子 細辛 熟地黃 芎 秦艽羌活(各一兩) 丹砂(五錢,另研)
上為極細末,入丹砂再研勻。每服一錢,不拘時調下,日二服。

藥方

溫中法曲丸 治脾痺,發咳嘔涎。

法曲(炒) 麥芽(炒,各一兩) 人參(五錢) 白茯苓 陳皮(去白) 濃朴(製)枳實(麩炒,一兩) 吳茱萸(湯泡,三錢) 細辛 甘草 當歸(酒洗,焙) 附子(製)乾薑(炮) 桔梗(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前熱水送下。

藥方

紫蘇湯 治肺痺,心膈病塞,上氣不下。

紫蘇子(炒) 半夏(製) 陳皮(去白,各一錢) 桂心 人參 白朮(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水盞半、薑五片、棗二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藥方

牛膝酒 治腎痺虛冷。複感寒濕為痺。

牛膝 秦艽 川芎 白茯苓 防己 官桂 獨活(各二兩) 五加皮(四兩) 丹參 薏苡仁 火麻仁(炒) 麥門冬 石斛 杜仲(炒,各一兩) 附子(製) 地骨皮 乾薑(炮、五錢)上 咀,生絹袋盛之,好酒一斗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每服半盞,空心食前服,日二服。

藥方

一方︰治風濕痺,筋脈拘攣,久風,骨中邪氣。利腸胃,消水腫。薏苡仁一升,搗熟。每服一合,煮作粥,空心服。

《聖惠方》︰治走注風痺疼痛。小芥菜子為末,和雞子白,調敷患處。以帛裹之,日一易。

劉禹錫方 治腳轉筋兼暴風,通身冰冷如癱瘓。黃臘(半兩) 溶化入香油少許,攪勻,乘熱攤帛上,裹痛處,冷即易之。

《食醫心鏡》︰治一切風濕痺,四肢拘攣。蒼耳子三兩,搗末,以水一升,煎五合,去渣呷之。

《御藥院方》︰治香港腳風濕,虛汗少力,多痛及陰汗。枯白郁二匙,投沸湯,淋洗痛處。

〔附〕導引法

一法︰以右踵拘左足拇指,除風痺;以左踵拘右足拇指,除厥痺,以兩手更引足趺至膝上,除體痺。

一法︰踞坐伸腰,兩手引兩踵,鼻納氣,自極七息,布兩膝頭,除痺。

一法︰凡人常覺腰脊拘急,手足舉動不遂,以左右手朝拱,迎面呵氣三口,足立直,蹬七數踞坐,左右手抱膝搖二七遍,納氣七息,愈周身之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