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此言腎為陰而陰主水也。

岐伯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此言水由地中生。上升於天。下歸於泉。天氣與水氣上下相通。故在地為水。而在天為寒。夫天為陽。地為陰。泉在地之下。故為至陰而盛水。盛者。受盛而多也。夫肺主天。太陰之氣主濕土。土氣上升於天而為云。天氣下降而為水。是水由天降。雲自地生。故曰:肺者。太陰也。謂天地之氣相合也。少陰主水而司冬令。其脈貫膈入肺中。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上下皆積水也。兆璜曰:肺主氣而發原在腎。是氣從下而生。水亦從下而上。下則為溲。上則為汗。留聚則溢於皮膚而為 腫矣。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岐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此言水由中焦入胃之飲而生。從下焦決瀆而出。故關門不利。則聚水而從其類。蓋腎者主水。水不沾流。則水亦類聚矣。張兆璜曰:關者。關戾也。即金匱之所謂了戾不利。則不得溺。
上下溢於皮膚。故為 腫。 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腫、脹也。皮膚者。肺之合。水聚於下。則反溢於上。故腫脹於皮膚之間。蓋因水聚而生此病也。張兆璜曰:下文云。外不得越於皮膚。謂水溢於皮膚。尚可從汗解。故金匱要略云。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帝曰:諸水皆生於腎乎。岐伯曰:腎者。牝臟也。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此複言水生於中焦之胃土。然由下焦之氣。上升以合化。夫胃為陽腑。腎為牝臟。腎氣上交於陽明。戊癸合化。而後入胃之飲。從地土之氣。上輸於肺。肺氣通調。而下輸決瀆。故曰:地氣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也。夫水在地之下。地氣上者。直從泉下之氣而生。故曰至陰。是地氣上通於天。而水氣亦上通於天也。
以上論水液生始之原。聚則為水為腫。和則清中之濁者。從決瀆而下行。清中之清者。為精為液。為氣為血。生肌肉而充皮膚。濡筋骨而利關節。莫不由此入胃之飲。醫者知此。能通調其生始出入之原。不唯病之不生。且使其形體不敝。益壽延年。斯可謂之國手。

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裡。傳為 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上節論關門不利。水聚於下。溢於上而為 腫。此言勞動腎液上出為汗。逢於風而閉溢於皮膚之間為 腫。當知 腫之有二因也。經云。用力過度則傷腎。又曰:持重遠行。汗出於腎。蓋勇而勞甚則傷骨。骨即為腎。腎氣動。則水液上升而為汗矣。逢於風則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裡。傳為 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蓋因風而致水腫於皮膚間也。玄府者。乃汗所出之空孔。又名鬼門。蓋幽玄而不可見者也。夫腎者主水。受胃腑之津液而藏之。腎之津液。複還入胃中。而資養其臟腑。又入心為汗。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是五液皆出於腎。而五臟六腑之氣。亦藉腎臟之津液以濡養。故曰內不得入於臟腑。此論水從上降。而複從下升。乃津液環轉之道。醫者知此。能積此精。而還養五臟之神。並可益壽延年。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岐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故水病下為 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此言水隨經而上下也。腎者。至陰也。穴者。氣之所聚。故腎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隨此經俞而外內出入者也。尻、臀也。尻上五行。中行乃督脈之所循。旁四行乃太陽之經脈。蓋督脈起於至陰。循陰器。繞篡後。別繞臀。合少陰太陽。貫脊入腎。太陽為少陰之寒府。是此五行乃水陰之所注。故皆為腎俞。是以病水。則下為腫大腹。上則為喘呼。不得臥者。此標本俱病。蓋腎為本。肺為標。在肺則為喘呼。在腎則為水腫。肺為氣逆。故不得臥也。此水分為相輸而上下俱受病者。蓋腎俞之循尻而下。複循腹而上貫肺中。水氣之留於經俞故也。夫有形之血。行於脈中。無形之氣。行於脈外。是以有形之水。行於無形之氣分。無形之水氣。行於有形之脈中。水隨經而行於上下。而水氣亦隨經而留於脈中也。故 腫大腹者。水所從出入於外內。喘呼不得臥者。水氣上逆於脈中。
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以左右各三指按膝上。有肉起如兔之狀。故以為名。各二行者。謂少陰之大絡與少陰之經。左右各二。共四行也。行五者。謂少陰經之陰谷、築陰、交信、複溜。及三陰之所交結之三陰交穴也。街、氣街也。氣街者。氣之徑路也。經絡者。經別之大絡也。如經絡之氣結。則別走於氣街。故絡絕則經通。此少陰之經。同少陰之大絡下行於腳。而交結於三陰。故曰腎之街也。按靈樞經。

黃帝問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
岐伯曰: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 中。伏行 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此衝脈之注於少陰之大絡。而交結三陰於足 之間。故曰伏兔上各二行。此腎之街也。詳靈樞經集注。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此言少陰之本。直起於至陰之下也。踝上各一行者。左右二足各一行也。行六者。謂照海、水泉、大鐘、太溪、然谷、湧泉六穴也。此腎脈之直下行於至陰也。夫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是泉在地之下。從至陰而湧出。故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
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凡此五十七穴。皆水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客者。謂留舍於脈絡之間。非入於脈中也。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按靈樞四時氣篇內。風水膚脹。為五十七 。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而首論四時。各有淺深之所在。帝複引經而問。故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而伯複詳析其旨焉)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治、主也。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肝。風木之氣。其性急疾。而直達於絡脈分肉之間。其經脈之氣。隨冬令伏藏。久深而始出。其在經之氣尚少。故不能深入而取之經。當淺取之絡脈分肉間也。按針刺之道。有皮肉筋骨之淺深。病有浮沉。刺有淺深。此病之有淺深也。四時各有所取。四時之有淺深也。故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心。而心主血脈。心氣始長。故脈氣尚瘦弱也。其陽盛之氣。留溢於外。而外之暑熱。熏蒸于分腠。內至於經脈。故當取之盛經分腠。絕膚者。謂絕其膚腠之邪。不使內入於經脈。蓋邪居膚腠之淺也。陽脈謂浮見於皮膚之脈。陽盛於外。故曰盛經。按此二節。論取氣而不論脈。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金。其令收降。故肺氣將收。而萬物當殺。清肅之氣。將勝炎熱。陽氣始降。而在所合之腑。其臟陰之氣。始升而初勝也。夫立秋處暑。乃太陰濕土主氣。故濕氣及體。其陰氣未盛。故未能深入而取之。當刺俞上。以瀉太陰之濕。取合穴以虛陽腑之邪。以陽氣始衰。故取之於合。蓋秋時陽氣下降。始歸於腑。而後歸於陰也。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此之謂也。(腎為水臟。冬令閉藏。陽氣已衰。而陰寒之氣。堅盛於外。太陽之氣伏沉。其陽脈亦乃去陽而歸伏於內矣。故當取井。以下陰逆之氣。取滎以實沉伏之陽。順時令也。夫井。木也。木生於水。故取井木以下陰氣。勿使其發生而上逆也。滎、火也。故取滎穴以實陽氣。乃助其伏藏也。蓋冬令閉藏。以奉春生之氣。故冬取井滎。助藏太陽少陰之氣。至春時陽氣外出。衛固於表。不使風邪有傷膚腠絡脈。故春不鼽衄。此之謂也。以上論刺風水。所取五十七俞。而又有四時之分別也。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余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願聞其處。因聞其意。(氣穴論中。言熱俞有五十九穴。故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穴。余論其意。但未能別其處。因聞其意者。因其處而知其瀉熱之意也。

岐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頭上五行。每行有五穴。俱在頭之巔頂。諸陽之氣上升於頭。故取刺以越諸陽之熱逆。中行屬督脈之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五穴。旁兩行系足太陽經之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十穴。又旁兩行。系足少陽經之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十穴。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大杼穴在項大椎兩旁。屬足太陽膀胱經。膺俞一名中府。在胸中行兩旁。各開六寸。屬手太陰肺經。缺盆穴在肩上橫骨陷者中。屬足陽明胃經。背俞即風門穴。在大椎下第二椎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屬足太陽膀胱經。此八者。在胸中前後之上。以瀉胸中之熱。
氣街、三裡、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氣街在少腹下橫骨兩端。動脈應手。三裡在膝下三寸。 骨外大肉分間。巨虛上廉。在三裡下三寸。巨虛下廉。在上廉下三寸。並足陽明胃經。刺之以瀉胃中之熱。
雲門、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旁。相去各六寸。屬手太陰肺經。 骨在肩端兩骨間。屬手陽明大腸經。委中在足膝後屈處。 中央約紋中。動脈應手。屬足太陽膀胱經。髓空即橫骨穴。所謂股際骨空。在陰上曲骨旁。屬足少陰腎經。蓋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足少陰與太陽為表裡。手之太陰。從腹走手。手之陽明。從手走頭。足之少陰。從足走腹。足之太陽。從頭走足。並主血氣。故此八者。以瀉手足之熱也。按王氏輩以督脈之腰俞為髓空。是止七穴而非八矣。王芳侯曰:骨髓皆屬於腎。
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五臟俞。各開中行一寸五分。肺俞在三椎間。心俞在五椎間。肝俞在九椎間。脾俞在十一椎間。腎俞在十四椎間。左右各五。並屬足太陽膀胱經。以瀉五臟之熱。凡此五十九穴。皆熱之左右而瀉之也。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
岐伯曰:夫寒甚則為熱也。(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寒極生熱。是熱生於寒。而寒生於水也。故曰水熱穴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