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調、和也。順也。言人之陰陽水火。榮衛氣血。表裡上下。皆當和調。逆調則為病矣。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此論上下陰陽之不和也。非常溫者。謂非常有溫熱之病在表也。非常熱者。謂非常有五臟之熱在裡也。為之者。乃陽熱之氣為之也。

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火為陽而居上。水為陰而居下。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於上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身非衣寒。表無寒也。中非有寒氣。裡無寒也。寒從中生者。謂寒從陰中而生也。

岐伯曰:是人多痺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痺氣者。氣閉也。陽氣少而陰氣多者。因是人多痺氣故也。病在陰者名曰痺。寒濕之氣。閉於裡陰。則火熱不得下交於陰而陰氣盛。陰氣盛則陽氣漸衰。陰寒之氣過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蓋熱出於陽火。故煩。寒出於陰水。故如從水中出。此上下水火陰陽之不和也。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灸如火者。何也?(此論表裡陰陽之不和也。四肢為諸陽主氣。四肢熱者。陽熱之氣在表也。逢風寒而如灸如火者。邪正相搏。因表陽之熱。而熱更盛極也。此節論陽生於陰。陰生於陽。陰陽和調則陽生陰長。逆則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耳。

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陰氣虛者。裡陰之氣虛也。陽氣盛者。表陽之氣盛也。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四肢者。陽明之所主也。兩陽、陽明也。兩陽合明。故曰陽明。相得者。自相得而為熱也。陰氣少者。少陰之氣少也。少水者。津液少也。津液少而不能還入胃中。則火盛而不能滅矣。夫腎主藏精。陽明之所生也。腎之精氣。複上與陽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氣。陰氣虛少。則陽獨治矣。然獨陽不生。謂不能再生長其陽熱。惟此獨勝而止矣。張兆璜曰:能滅盛火。即是陰陽和調。
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此釋明陽明之氣。主於四肢。而又所主肌肉也。二陽之氣。在於皮膚肌腠之間。而又逢風熱之陽邪。邪正相搏。則火熱熾而銷鑠其肌肉矣。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病?(身寒而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者。太陽氣衰。而寒在表也。不凍栗者。二陽火熱之在裡也。

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腎氣勝者。腎水之氣勝也。以水為事者。膀胱之水勝也。謂其人水寒之氣偏勝。水寒偏勝則太陽氣衰。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水、精水也。腎藏之精枯不長。而膀胱之一水。不能勝二火矣。夫腎生骨髓。水生肝。腎脂不生。則髓不能滿於骨。是以寒至骨也。以上兼論陰陽水火。互相生長之道。高士宗曰:一水不能勝二火句。似為衍文。
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也。(肝者。一陽初生之木火也。心者。地二所生之君火也。腎為牝臟。孤臟也。孤臟之陰。藉太陽標本以合化。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膀胱之津液。不能勝二火。故其人不能凍栗者。二陽之火熱在內也。病名曰骨痺。病在髓枯而骨痛也。故其人當骨節拘攣。此論表裡陰陽之不調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此論榮衛之氣不和也。苛、虐也。謂雖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

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虛實者。不和也。言榮氣不得衛氣之和。則榮氣虛。衛氣不與榮氣相和。則衛氣實也。蓋陽道常實。故曰實。然則過猶不及也。
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不仁者。不知痛癢。不用者。痿而不勝。蓋言榮衛不和。則兩者皆虛矣。榮衛兩虛者。不仁且不用。不仁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虛也。張兆璜曰:此釋明上文之所謂虛實者。乃不和也。
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人身者。榮衛之所循行也。志者。五臟之神志也。本臟篇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榮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是三者之所當和調者也。如三者皆相失而不相有。則氣血不行。魂魄離散而死矣。此言榮氣當與衛氣和調。榮衛之氣。又當與神志和調者也。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臟使然?願聞其故。(此論經氣上下之不調也。經氣生於臟腑。故曰何臟使然。

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一呼一吸曰息。息有音者。呼吸有聲。氣逆之所致也。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三陽者下行。今反逆而上。以致呼吸之有音也。朱聖公曰:是陽明之逆也句。概上下二節而言。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按靈樞動輸篇。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
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岐伯曰:氣之離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蓋言十二經脈。皆足陽明胃腑之所生。胃氣上注於肺。以司呼吸。下注於腎。以資十二經脈。故曰:陽明者。胃脈也。言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胃之所出血氣者。從大絡而上注於肺。從胃脈而下注足少陰也。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則為不得臥而息有音。手太陰逆。則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足少陰逆。則為不得臥而喘也。此論經脈呼吸之逆調也。下經者。即下文之所謂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蓋陽明之津液。隨氣而下注於腎。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而腎之水氣。反上客於陽明。是以胃不和而臥不安也。再按
上十焉息者。謂陽明所生之榮衛宗氣。如弓弩之發。上注於肺。以行呼吸。以榮經脈。居十分之十焉。下八焉伏者。謂陽明所生之津液。下注於足少陰。如水之下岸。居十分之八焉。蓋榮氣宗氣衛氣。皆主上行。是氣之十分。皆上行也。津液二分。行於經隧。八分流溢於腎。故止八分而伏藏於下也。何道從還者。衝脈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衝脈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氣街者。氣之徑路也。如絡絕則徑通。是流溢於腎藏之精液。從衝脈氣街之道路。還循于十二經脈。如環無端。而莫知其極。此血氣生始之根原。經脈循行之道路。學人所當用心理會者也。張兆璜曰:靈樞論經脈順行之道。此篇論經脈逆調之因。故當複引經語以証明之。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此言手太陰之調逆也。肺主呼吸。肺之絡脈逆。故呼吸不利而息有音也。夫脈之循於裡曰經。浮而外者為絡。外內上下經絡相貫。循環無端。絡脈逆則氣留於經。而不行於絡矣。絡脈浮於皮膚之間。其病輕微。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
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此言足少陰之逆調也。夫津液者。水穀之所生。腎者胃之關也。胃之水液。從關而下。入於腎者順也。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而下入於腎。則腎之水氣。反循津液之道路。而上乘於胃矣。是以胃不和而臥不安也。故曰:腎者水臟。主藏津液。又主臥與喘也。夫手太陰足少陰陽明。主血氣生始之根原。經脈呼吸之道路。人之一身。總不外乎水火陰陽。榮衛氣血。是以上章論水火陰陽之寒熱。後章論呼吸經脈之逆調。楊君立問曰:帝問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岐伯皆未詳答。後人有言簡脫者。有增補其文者。是耶非耶。曰:此節專論氣之呼吸。脈之順逆。蓋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是以三陽之脈上行。則氣逆而為息有音。如三陽之脈順行而下。止陽明不得從其道。是當不得臥而息無音矣。如病在經脈。則陰陽不和而不得臥。筋骨不利而不能行。今病在絡脈。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聖人立言。渾然 栝。或言在意中。或意居言表。奈何後學不細心體認。而妄增臆論耶。